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向日葵花海里上演小学审美文化课
2022年06月23日 19:55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23日电(记者 刘贤)如何让小学生领悟到传统古诗词的优美和内涵?22日,在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楼顶,14000余株向日葵汇成的花海中,老师带领小学生们上了一堂创新性的审美文化课。

图为课堂现场。记者陈超 摄
图为课堂现场。 陈超 摄

  屋顶花海中设有白纱帐,四围悬挂卷轴,上书王维、杜甫等大诗人关于“葵”的诗歌。学生们就在这样新颖有趣的户外“教室”里上课。他们手上各拿了一张任务书:赏葵、言葵、探葵是大家在这节课上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学生们跟着老师在向日葵园中通过看、听、触、感,来欣赏向日葵,用一两句话或者诗词描述眼前的向日葵。五年级学生李瑞成在葵园中跟着老师吟诵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的诗句,看到同学们在旁边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幕,内心受到触动:“老师,大诗人杜甫这么忧国忧民。我也要像向日葵一样,忠于内心、志向不移。”

图为学生在学校屋顶向日葵园中。记者陈超 摄
图为学生在学校屋顶向日葵园中。记者陈超 摄

  上这堂课的老师,是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的副校长、语文老师吴敏。她对记者说,怎样才能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内心?只是在教室里面诵读古人的诗词,是很难达到效果的。

  这堂课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三个转变。吴敏向记者揭秘这一创新性课堂设计的突破。

  一是“向内”到“向外”的转变。以往在教室里,没有天地为背景、没有在自然中的感悟,无论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们都难以感受生命在自然界中既渺小又充满无限能量的感觉。打破教室的壁垒,把课堂搬到田园中,孩子们就能在山水背景下,得到沉浸式的体验。

  二是从“分裂”到“融合”的转变。星湖学校追求全融合的课程理念。这堂课融合了情景剧,以此带领学生们穿越到杜甫所处的风雨飘摇的年代,与时空对话、与诗人对话,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

  三是由“历史”走向“未来”的转变。整堂课设计了三个任务群,体现活动性、情景性、综合性。如情景性,学生们是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由一个主问题“青青园中葵的‘葵’,是不是眼前的向日葵”,了解到中国的葵也指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菜;又穿越时空和历史,学习《诗经》到汉乐府,再到唐朝诗仙、诗佛、诗圣对葵的描写,去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自历史、自然中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学生们也从生活中的小小物象有所启示和收获。

  这样的教育探索有怎样的缘起?

  “我们对儿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该校党支部副书记张俊告诉记者,儿童身上有一些特点,是教育应该关注的。一是天性喜欢游戏,二是亲近自然,三是喜欢群体活动。基于此,学校就想在儿童周围营造一个个充满“教育”的场所(即教育场),让他们不仅在知识、能力层面有收获,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收获。向日葵有许多值得孩子学习、吸收的特点,如积极、乐观、忠诚、不怕挫折。于是,学校把教育场从一个个小小的教室,拓展到整个向日葵园,结合两江新区山水田园的特色优势,打造一个全融合理念下的富含诗意和审美情趣的山水田园课堂。

  这种教育创新的目标是什么?张俊介绍说,老师带着学生们在向日葵园中徜徉、探索、研究,通过这种新形态的教学,改变过去重知识能力,但不够凸显文化价值的弱点;同时希望孩子们在这堂课中充分理解和感受向日葵所蕴含的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品格,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得益于重庆两江四岸、山水田园的天然环境,星湖学校打破教室的壁垒,校内种植向日葵、中草药等,将自然引入校园,让校园回归自然,在场景化思维、顺应规律思维、跨界融合思维的指引下,还原世界的丰富,营造深度学习环境,用全融合的方式打造一个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教育场。

  在全融合课程体系建构上,星湖学校教师共同自主研发,设计覆盖了一到六年级不同学段的学习主题和教案,学习过程从自然物象延伸到器具再到意向,往往由一个问题引出一串课程内容。目前,包括向日葵全融合课程在内,星湖学校开发了“春知草、夏知花、秋知树、冬知药”等全融合四季课程,语文、历史、科学、数学、美术、劳动等多学科知识均融入在全融合课程中。(完)

值班编辑:陈佳欣

【编辑:黄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