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秦勇|寻找忠州千年“圜底罐”
2022年04月15日 15:25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重庆忠县中坝文化遗址(㽏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圜底罐”,就以它“一滴水的光辉”折射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忠县㽏井沟就是盐业兴旺之地。刘卫国、曾先龙先生在《渝东地区盐业发展史初探》中说:考古证明公元前 3500 年前㽏井沟就生产盐了。2005 年《央视国际》也称:忠县㽏井中坝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盐场。

  远古时期,人们自由煮盐,自产自食自贸,后来就由官方组织开采经营,历代沿袭,至民国后期㽏井还设有盐务分局。晋代《华阳国志》记载:“临江县(今忠县)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

  《忠州志》也有记载:县境内的监(今㽏井)、涂(今涂井)二溪及新生乡的盐井坝自古产盐,以监涂二溪为主,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监、涂二溪共有盐井 35 眼。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载:监、涂两盐厂有盐井34 眼,至清同治年间此34眼井尚存。民间有“打开万家井,饿死云阳人”的传说。

  在中坝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种神秘的圜底罐,就是忠州几千年盐业发展史的见证。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考古专家对中坝遗址先后进行了六次发掘。出土文物达到了惊人的20万件,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圜底罐。在中坝遗址南侧断崖上显露出来的堆积层中,有深达2至3米堆积,竟然全是由花边口圜底罐构成。

  圜底罐,这类器物最早出现在商代,但那时数量较少。到西周时,数量大量增加。忠县出土的圜底罐很特别,底部是不平的,像人们日常居家过日子用的铁锅一样,只是没有铁锅底那样尖,像个不倒翁似的站不稳,又不会倒下。罐底部呈球状,相较于平底器,这种球状底器皿受热面积更大。

  圜底罐还有一个特点,它的颈部收束,罐口沿有简单齿状或绳状花边,罐身上全是斜的绳纹图案,有粗有细,所以也叫“花边绳纹圜底罐”。为什么用花边呢?一是外形更美观、精致;二是在捏花边过程中,能让陶罐口更紧实、牢固;三是在煮盐时,罐子可叠加使用,花边造型如同托盘把上面的罐子牢牢托住。

  在西汉以前,铁器还没有大量使用,当时制盐的古人没有铁锅熬制,而只能是使用陶罐。陶制品易碎,不可能制造得像铁锅那么大。加之忠县的夏季一般都非常炎热,温度很高,盐工就充分利用太阳的热能来晒干卤水。冬天,人们则在柴火上熬盐,即使明火燃尽,还可以将圜底罐搁置在柴灰上,达到熬煮的效果。

  煮盐的窑灶,原本是古人烧制陶器的窑场,聪明的忠州盐工将它改良为煮盐专用盐灶。密封的窑顶被挖出一排排整齐的小孔,一个个圜底罐置于其上。盐工们将盐卤水倒进圜底罐里,在灶内生火加热,伴随着水分的蒸发,最后获取结晶盐。从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忠州㽏井盐业生产几千年未曾中断。

  在巴渝地区,人们称盐都是说“盐巴”。何以谓之巴?“巴”者,本义为大蛇,后演变为大的意思,再后经巴国地方文化的孕育为地方方言,指饼状食物。诸如新麦子出来了,可能做成麦巴(粑),还有包谷巴( 粑)、米巴(粑)等。圜底罐里最后烧成的结晶盐,在底部形成块状,人们就称之为盐巴(粑)了。圜底罐在极具特色的巴渝方言里,创造了“盐巴”这个响亮的词语。 

  圜底罐作为忠州古代盐工煮盐的器具,向后人传递着曾经各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信息,看见圜底罐,就让我们顿时有一种与古代巴人对话的惊喜与感动。

  而今,当你走进忠州博物馆,你会参观到忠县古代制盐的全过程,看到数不清的花边绳纹圜底罐。你还会惊讶地发现,忠州博物馆标志,是一个“忠”+“圜底罐”的完美结合。

  如果你有时间,还可以来一次㽏井沟探秘,说不定还可以捡到几个沉睡千年的“花边绳纹圜底罐”哟。

  作者简介:秦勇,中国作协会员、重庆作协会员、重庆书协会员、重庆音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大唐廉相》、人物传记《陆贽传》、散文集《橘香流过三峡》等。曾获第九届重庆文学奖等。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