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听“重庆回音”
2022年03月08日 08:04 来源:中新网重庆
电力工人积极开展白江线(重庆段)江津长江大跨越施工作业,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刘远平 摄
图为国网重庆电力工人正在积极开展白江线(重庆段)江津长江大跨越施工作业,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刘远平 摄

  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8日电 (彭国威) 在重庆最为偏远的城口县,一座改造升级而来的庙坝“光储充用”一体化供电所,刚运行“满月”不久,配套的充电桩设施前,时不时有新能源车主前来充电。

  “真没想到,我们镇上也能这么快用上清洁能源。”正值2022年全国两会,前来充电的一位车主高兴地说,“希望政府能多推动这方面工作,让百姓享受更多实惠。”

  这是重庆首座“零碳”供电所,构筑了集光伏、储能、用电设施、充电桩相互协调支撑的源、网、荷、储新型微电网,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现办公区域绿色用能。屋顶安装有560平方米装机总容量为151千瓦的光伏板,预计年发电量超15万度,与传统火电相比,相当于年减少标煤约50.6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52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这是鼓舞,更是动力。”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发展部主任许道林说,近年来,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国网重庆电力“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全域推进”,正在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体系,重点打造8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场景,制定了68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

  “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等,也不能急,需要科学有序推进。”许道林道,今年国网重庆电力将加大投资力度,重点用于电网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和电力协同保障,同时加快新能源配套送出等重点工程,保障川渝、疆渝特高压核准即开工。

  在重庆新大顺电器有限公司厂区内,一套用户侧储能系统在几天前成功投运。“这个系统就相当于一个电能‘银行’,晚上电价便宜时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在白天企业生产时再从储能装置中释放供电,着实能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节约成本,按照测算,使用这套设备后,我们每年能节约电费10多万元。”公司市场总监郑志平说,“政府出台分时电价政策,极大鼓励了企业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未来会逐步加快实现绿色转型。”

图为大唐重庆分公司南川风电场。受访单位供图
图为大唐重庆分公司南川风电场。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围绕“双碳”目标,积极践行实践,对接重庆能源需求、发挥自身清洁能源优势、加大新能源投资布局,已发展成为重庆市最大的清洁能源公司。“2021年以来,企业新能源资源项目签约超过300万千瓦,完成120万千瓦彭水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武隆银盘抽水蓄能电站,以及140万千瓦江津燃机战略布局。”大唐重庆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熊雄信心十足地说,新的战略图已经打开,2022年,分别布局在黔江区、武隆区、丰都县和南川区的麒麟、和顺、莲花山、凉风垭四个风电项目,均已进入施工筹备,不久就会全面打响建设“战役”。

  “我们同时还在尝试国内老旧风电场提质增效改造,逐步走出了一条示范性路径。”熊雄透露,在创新探索中前行,预计到“十四五”末,大唐重庆分公司清洁能源会达到6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将高达82.7%,可助力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二次创业”走深走实,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一流能源供应商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领军企业。

值班编辑:高思杨

【编辑: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