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17日电(梁钦卿)12月17日,重庆市一中法院、江北法院召开网络司法拍卖新闻发布会。重庆市一中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一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司法拍卖标的物吸引围观人数已超过2100万人,竞拍者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据了解,司法拍卖物品多种多样,既有车辆、房产、土地,也有股票、股权、信托产品、海域使用权、商标专利,还有手机号、古玩字画、奢侈品等。
例如,重庆市一中法院此前开展全市首个“小额财产拍卖专场”,手机、电脑等93件拍品全部成交,15.47万名网友在线围观,1190名网友报名参与竞买,总计出价5427次,全场溢价292.48%。
重庆市一中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司法拍卖,重庆市高法院出台专门规定,网络司法拍卖的起拍价确定,以“降价为原则”,一拍起拍价一般按处置参考价的70%确定,流拍后二拍起拍价再次降价20%。
但是该负责人表示,降价不等于贱卖,而是通过法定限度内的降价,降低入围门槛,增强拍卖标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围观、报名、参与竞拍,使拍卖标的更充分地接受市场竞争检验。例如有的物品虽然一拍流拍,但通过二拍降价后的充分竞争,最后成交价反超一拍起拍价。
那么参加司法拍卖,特别是房屋拍卖,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江北法院的法官提醒广大群众,法拍房因起拍价低、零拍卖佣金、不限购等特点,在房产交易市场中受到消费者青睐。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高额收益铤而走险,违规使用标识,打着“司法拍卖”的幌子,冒充“官方人员”,虚构所谓“独家资源”,作出种种虚假承诺,签订“阴阳合同”,既侵害买受人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司法权威。
对此,江北法院提醒广大的市民朋友,一定要弄清楚信息来源。目前,江北法院发布司法拍卖信息的平台除了阿里拍卖和京东拍卖平台外,还有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公拍网、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工商银行融e购、北京产权交易所,共计七大平台,对于通过其他竞买渠道购买司法拍卖物品大家一定谨慎,切勿因小失大。
司法拍卖的物品如何交付,也是民众关心的话题之一。江北法院的法官介绍,司法拍卖对于其他动产以及车辆等都是以实际提取交付为主要方式;而对于法拍房,法院坚持以清场交付为原则,不清场交付为例外,对具备条件的房屋一律要求清场交付并在公告中予以明示。
在拍卖成交后,法院将及时张贴搬迁公告,责令被执行人或房屋占有人在指定期限内自行搬离。在具体过程中,一些人有侥幸的心态,赖在被执行的房屋拒不搬离。对此类拒不履行裁判文书、阻扰司法的行为,人民法院予以坚决打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