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27日电(记者 贾楠)38岁的周鑫,是渝中区公安分局食药环支队首批侦查员之一,他将十多年的特警、刑侦工作经验和坚强作风,带入到这支年轻的队伍当中,从关乎群众民生安全点滴入手,坚持冲锋在打击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和侵犯知识产权领域犯罪侦查的第一线。

近日,记者从重庆渝中警方获悉,周鑫已主办或参与侦办食药环相关案件7件,总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据了解,周鑫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曾在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渝中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大队等单位任职,先后参与侦破重、特大刑事案件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百人。2020年12月30日,渝中区公安分局食药环支队挂牌成立,周鑫调至这里成为支队首批侦查员。
来到新岗位,一下子从“老兵”变成了“新兵”,但正是在特警、刑侦工作期间养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敢于攻坚、不惧危险的坚强品质,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食药环领域素质过硬、专业全面的优秀侦查员。
“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犯罪关乎民生,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最痛恨的就是我们要重拳打击的,而且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周鑫不仅这么想,而且一直在行动。
支队刚刚成立,就接到一条在保健品里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案件线索,最终决定交由周鑫来侦办。“往往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就能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他接到任务后,与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研究案情,多次化装侦查,很快摸清了嫌疑人数量、活动范围、销售方式等信息。
今年1月7日,分局食药环支队协调30余名精干警力,在渝中区和江津区同时行动,抓获沈某为首的嫌疑人7人,查获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有害物质西地那非257克,中药原粉等伪劣食品药品近30千克,中药茶包1900余袋。支队首案告破赢得“开门红”,距挂牌成立仅过去8天,周鑫也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
“有人说我是破案能手,其实没啥子的。作为食药环侦查民警,我们有的只是有案必破的决心和信心。”周鑫说,食药环支队侦办的案件并不都是“快刀斩乱麻”,多数需要“头发上刻字——慢工出细活”。
一件件案子成功告破,周鑫愈发认为,作为一名食药环侦查民警,为了百姓生命健康安全这一重任,必须保持发现犯罪行为的敏锐嗅觉,一刻不能松懈。
今年4月,渝中区公安分局接群众报案,称其购买的某品牌汽配件是假冒伪劣产品。经分局食药环支队先期侦查,两个长期盘踞在成都市武侯区附近,专门销售该品牌汽配件的售假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很快,在市局打假总队指导下,由渝中区公安分局食药环支队牵头,联合成都市武侯区公安分局,成立了多部门协作的“4.26”专案组。周鑫参与到专案组“党员攻坚队”,与兄弟单位在信息研判、跟踪摸排、办案场地等方面开展全面警务合作,仅用3天就摸清了以言某、俞某为首的两个犯罪团伙相关销售场地、仓库、嫌疑人活动范围等线索,并针对犯罪链条制定了四条线路的抓捕计划。
6月10日,专案组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成功打掉这两个售假犯罪团伙,捣毁3个售假窝点,抓获嫌疑人15人,现场查扣假冒品牌大灯、中网、水箱框架、保险杠等68种型号汽配件2713套。据查,非法销售金额达5552万元。
周鑫说,他不过是渝中区公安分局食药环支队全体民警的一个缩影。当前,食药环知领域犯罪日益呈现出职业化、团伙化、隐蔽化的新特点,他和战友们将继续重拳出击,坚决捍卫餐桌安全、用药安全、生态安全,全链条打击涉知识产权犯罪,全力当好群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忠诚卫士。
“我们多付出一点努力,发案率就会降低一点,群众也就少一分风险。近来,支队持续加强打防结合,不断加大群众宣传力度,只要大家自身认识都提高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也就没有了市场。”周鑫充满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