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两江新区聚焦“科创+产业”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地
2021年11月16日 16:14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6日电(赵鹏)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表扬了重庆和两江新区聚焦“科创+产业”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地。

图为
图为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近年来,重庆两江新区高标准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以“科创+产业”为导向,强化产业协同、人才协同、生活协同、生态协同,突出产业创新示范,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

  近日,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历时1年多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复合翼无人机,在西安成功完成首飞。

  这款复合翼无人机使用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电动机提供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大展弦比上单翼、倒V形尾翼、双尾撑布局,翼展5.7米,最大起飞海拔3000米,能够携带25公斤载荷的货物或任务设备,飞行数百公里,速度最快可达150千米/小时,各项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以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两江协同创新区紧盯新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所(院)一策”原则,运用自建或共建重大科技平台、分支机构、校区等多样化合作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设立研发机构。

  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累计已签约高校院所38家,建成科技研发平台80余个,获批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8家。

  引进这些高校院所之后,如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开展的课题。

  推动协同创新,打造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集群”,两江协同创新区摸着石头过河,勇做“试水者”。

  推动打造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与协同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努力打通协同创新“通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联合体。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近一年,两江协同创新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持续优化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以人才协同为切入,聚天下英才而用,积极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打造重庆高端人才集聚洼地,通过“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定向招聘核心人才、属地组建基础团队”模式,已聚集科研创新人才1200余人。

  两年时间,一个仅30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12名院士、500名博士,13个市级、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0月22日,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重庆、成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协同创新区产业旗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第一次大会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举行,在推动成渝地区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走在前、作表率。

  联盟依托于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服务机构资源聚集优势而组建,宗旨是为推进两地科技协同创新,扩大深化交流,促进协调、绿色发展,营造共生、共荣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区域内优势产业及技术创新整体实力。

  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金融体系,促进创新交流合作,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

  近日,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举行的明月湖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完成了初赛,从300个创业团队(企业)中脱颖而出的90个团队,顺利晋级。

  3亿元产业扶持,5亿元明月湖科创基金,以及N个重磅政策支持,收到了海内外科技人才和科创团队的关注,1100多个国内外顶级团队(项目)报名。

  做靓“明月湖”品牌,两江协同创新区设立5亿元明月湖科创基金,开办首届明月科创实验班,举办明月湖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对接大会、明月湖创新沙龙等系列活动。

  未来,两江新区将聚焦科技这一灵魂,把握协同创新这一路径,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推动科技、人文、生态有机统一,继续在谋中干、干中谋,增强信心、坚定决心,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努力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上担当重任、走在前列,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中勇挑重担、作出表率,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实现突破、展现作为,更好地在重庆全市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编辑: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