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探索“1+3”模式 巧解社区治理难
2021年09月20日 09:0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0日电(记者 肖江川)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在成立之初,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地区,居民养鸡养鸭、喂猪种菜,矛盾纠纷几乎天天有。“我记得特别清楚,小区成立那年,大小矛盾纠纷有366件。”环湖雅居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宜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图为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综治中心。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供图
图为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综治中心。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供图

  为改变这一现状,环湖雅居结合实际,积极探索“1+3”社区治理模式,建立了“红黑榜”评选机制,实现了社区由乱到治、由治到美的大转变,辖区矛盾纠纷大幅度下降。

  “我们小区情况比较复杂,管理起来很有难度。”周宜介绍,环湖雅居社区成立于2013年,人口17000余人,是渝北区较大的农转城集中安置社区,居民们来自双凤桥街道、悦来街道等9个镇街征地拆迁安置户。

  正是由于人员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多,居民文化素质、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加上居住条件的改变,社区居民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导致社区环境乱、各种矛盾多,管理难度大。

  怎么改变?如何治理?周宜说,环湖雅居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1+3”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1’就是突出党建引领,引导党员带头参与社区治理,划分责任区。”在环湖雅居社区党总支相关负责人牵头下,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党员亮身份、党员积分制、挂设党员家庭户、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老书记调解岗,引导50名党员带头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每年民主评先进,有效带动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区建设。

  刘明仲和陈兴云就是社区的老党员,他俩在社区分别担任文明劝导员和网格巡逻员。“我们发现在公共区域喂鸡喂猪,种菜挑粪这些不文明行为,便主动上门劝导。”刘明仲说,一次劝不住,就天天劝;老人劝不动,就劝子女或孙子去改变老人的观念。就这样,俩人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原本闲来无事的退休生活变得忙活起来。

  此外,党员黄祯元有剪头发的手艺,常常在社区“摆摊”,免费为居民理发;社区党员带领网格员定期上门看望留守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不少党员还组成爱心托管队,辅导留守儿童功课……

  在党员和社区网格员的共同努力下,当初的“脏乱差”社区焕然一新。周宜介绍,“1+3”社区治理模式中的“3”是“坚持德治感化,坚持法治固基,坚持自治互助”。“比如,我们以‘四德’建设为抓手,开展道德讲堂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开展梦想课堂普及科学知识、丰富文化活动,建立‘红黑榜’评选幸福家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入人心。” 周宜说。

图为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小区文化走廊“红黑评选榜”。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供图
图为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小区文化走廊“红黑评选榜”。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供图

  在小区文化走廊,一面“红黑评选榜”挂在显眼的位置。居民们表示,在社区,做了好事的人要上红榜表扬,做了不好事的也要上黑榜“亮丑”。“‘红黑榜’居民们都能看得见,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杆秤,让居民自己评定对错是非。” 周宜介绍,有的居民上了红榜觉得光荣,很有面子,为了做表率,好事越做越多;有的居民上了黑榜,在社区居民面前觉得有点丢脸,就想尽快改正下榜。

  如此一来,上红榜的居民越来越多,上黑榜的越来越少,社区环境、风气也大变样。一张“红黑榜”,就像一支温度计,每天吸引着居民观看品评,“守德吃香、失德吃亏”的价值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累积着扬正向善的力量。

图为庭审进社区活动。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供图
图为庭审进社区活动。双凤桥街道环湖雅居社区供图

  环湖雅居社区还积极开展法治微讲座、法理微宣讲等活动,引导居民增强法治意识;引入公安干警、法官、律师与第三方人民调解室成立“518”法律服务队,引进具有“类脑”功能的法律机器人“大牛”,开展“法官进社区”“人民调解随时约”等活动,让居民感受法治便利。完善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等议事规则和居民公约,搭建“畅言雅居”议事平台,以网格为单位推选议事代表,定期讨论社区大小事务;组建“好邻居”互助组,热心居民和志愿者免费提供居家服务,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助。

  德治与法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了居民,居民的改变让社区变得干净美丽,邻里和谐。如今,环湖雅居社区已告别“脏乱差”,实现由乱到治、由治到美的转变。

【编辑:何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