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三峡绣:让濒临失传的土家族挑花刺绣永远活在当下
2021年08月18日 12:21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8日电 (张元君)或白底黑线,或黑底白线,色彩鲜明,十分雅致……作为土家族民间妇女传统手工技艺的土家挑花刺绣,通过赤黑、尚白的白虎图腾崇拜表达土家族人对其先民潜在的民族感情,且因容美土司时期以“峒锦”作贡品名闻遐迩。 

  近代以来,由于产业模式以家庭作坊为主,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工艺质量标准,产品严重缺乏创新,销售模式单一落后,品牌意识薄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传承模式导致传统工艺后继无人等多方面原因,挑花刺绣逐渐没落,在一些地区濒临失传,抢救民族工艺,迫在眉睫。

  1999年,年仅26岁的史磊,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来到三峡库区万州创业。怀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拜和敬畏,她敏锐地发觉挑花刺绣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她考察了恒合和地宝两个土家族乡,看土家族老奶奶一针一线演示正宗传统工艺,另一方面,民族乡土家族妇女和贫困女性很多失业,对这一传家宝不慎精通或知之甚少。有感于此,传承民族工艺,实行产业化发展的想法在她心中酝酿发芽。

  2005年,史磊自创重庆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积极抢救濒临“灭绝”的土家族挑花刺绣。2006年6月,她大胆提出“三峡绣”这一新概念,开始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争夺市场,在“三峡绣”的旗帜下,以土家族妇女为主,500余城市下岗、农村贫困及残疾女性也都当起了“绣娘”。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示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特色,也曾在历史舞台上广受欢迎和推崇。”史磊在参展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代表土家族刺绣发言时如是说。

  克服资金短缺、市场打开梗阻、优秀传承人难寻等重重困难,“三峡绣”公司制定了研发设计数据化、生产标准化、销售信息化、人才管理可持续化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以此建立全新的市场生命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手工艺品研发的持续创新和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公司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完善现有需求、拓展和创造潜在需求的原则,在传统刺绣手工艺品的基础上,派生、衍变出多种系列产品,致力于将“三峡绣”一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巧妙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三峡绣”公司开发了“艺术空间、锦绣服饰、小家碧玉、千年典藏”等四大系列产品,新的刺绣文化和灵感已渗入家居装饰、床上用品、经典服饰、工艺日用品、收藏级艺术品等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公司已经在重庆、成都确定了经销商,计划三年内发展全国经销商30-50家,销售额3-5个亿。在未来两年内吸纳并培训技术工人1000余人,并通过‘家庭式外委生产’及‘乡镇群组化外协’等多样化的生产模式,为进一步解决土家族群众乃至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尽一份力。”史磊表示。

  创造性地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史磊带来了一系列荣誉:重庆市“旅游先进个人”、万州区 “十佳创业青年”、“第二届万州区十大女杰”、“万州区青年创业导师”。而蓬勃发展的三峡绣,正依托新建的“三峡绣创意产业园”,建设国内一流的手工刺绣基地,争取成为国内首家以手工刺绣为主体的上市公司,让土家族挑花刺绣永远活在当下。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