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一封感谢信 医患情未了
2021年06月28日 13:25 来源:重庆晚报

  九龙坡区人民医院B区的ICU(重症医学科)病房里,两个人拿着手机看着屏幕,他们一人是80多岁的患者,一人是40多岁医生。

  “老人家,你的老伴又来看你了,你要加油。”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声音轻柔,时不时帮老人理理头发,拍拍后背,以示鼓励。

  这一幕,发生在九龙坡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张海燕的查房途中,ICU病房患者家属不能进入,而家属想近距离看看父亲。张海燕把手机消毒后带到病床前,和家属“连线”后,老人家的身体虽然尚未痊愈,目光里却露出了坚毅。

  张海燕说,希望借这样的方式,满足家属的思念之情,也让患者有信心。

  一封感谢信

  6月24日,记者在九龙坡区人民医院B区重症医学科医生办公室,见到了下大夜班查房归来的张海燕医生。

  这是一位从业10余年,有着9年党龄的医生。近日,九龙坡区政府信箱收到一封群众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表扬的对象就是张海燕医生。

  写信人钟先生说,祖母因心肺功能衰竭于6月8日离世。此前曾于6月4日前往九龙坡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在治疗期间,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海燕准确诊断,悉心照料,并耐心给家属做解释工作。钟先生很感动,不知道怎么表示感激之情,就写了感谢信手动“点赞”。

  “在海燕医生身上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医德医风,极大地改善和融洽了医患关系,为医院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医生点赞。”钟先生在感谢信上这样说。

  提及感谢信的事情,记者发现重症医学科的9个医生都收到过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张海燕和同事们很谦虚,“我们作为医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重症医学科主任陈仲祥说,科室每年收到五六封感谢信或者锦旗,只是没有想到患者家属会把感谢信投到政府信箱,这还是第一次。“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鼓励与肯定,很欣慰。”有了患者家属的鼓励和认可,陈仲祥表示,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会继续努力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次“心灵”翻越

  和重症医学科医生们交谈,他们说,当医生久了,会有某一个时刻,内心深处会有一根隐秘的弦被不经意间触及。那时,身为医者才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翻越。

  42岁张海燕的一次“翻越”,来自一位老奶奶患者的“抱抱”。

  那是2012年,她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一位来自外地的老奶奶康复出院,临行前给了医生们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个拥抱让张海燕有种“触电”的感觉。那是一种职业使命感的荣光,更明白了“医者仁心”的含义。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说的是在治病的同时,医生需要经常对病人予以关心和帮助,并且用宽心安慰的话语来和他们交流沟通。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通常年纪大,病程长,家属容易急躁。张海燕觉得这段话用来形容这些悉心照料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同事们再恰当不过。

  张医生和他们沟通病情时,遇到大堆生涩的专业术语时,她用笔在纸上画,“这里是小脑,病灶在这里,像一个小核桃,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压迫脑干……”

  “把患者当家人,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分析病情,治疗费用,大部分家属还是能理解我们。”张海燕说。

  一种ICU里的情感

  习惯了消毒水的气味与单调的白大褂,在重症医学科病房工作13年的张海燕经常跟患者在一起,治病,也听他们唠唠叨叨。

  在这里工作久了,会有一种超越职业成长之外的感悟:从老病死出发,逆行去感受生命作为个体存在的情感。

  有时,和患者相处久了,被“治愈”的不只是患者,还有医生。

  一对贵州来的老夫妻,老奶奶住在ICU病房里,插着气管不能说话。

  90多岁的老爷爷,腰杆笔直笔直的,每天探望老伴时都带来一份手写的“情书”。老奶奶住在ICU一周多时间,医生护士们轮流充当信使,给老奶奶念信。“亲爱的老伴,以前都是你照顾我,现在换我来照顾你啰……”书信上有时回忆当年的爱情,有时讲述生活琐事,老奶奶虽然不能说话,但眼里含着泪花。

  这位“90后”老爷爷的“情书”看哭了张海燕在内的科室医护人员。

  总觉得爱情天梯之类的故事离自己太远,看到这种跨越了几十年的情感,张海燕的心里“突然柔软了一下”,“我们一些年轻的医生护士看了老爷爷的‘情书’,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重症医学科主任陈仲祥说,“医者面前,每一个个体的治疗都值得全力以赴,病房里不只需要高精尖的科技、精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温度的‘人情味’,对生命的敬畏。”

  (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邬姜)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