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小面为何能火爆大江南北
2021年06月21日 09:19 来源:重庆日报

南岸区融侨公园,孩子们在吃重庆小面。(本报资料图片,摄于2019年9月29日) 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最近1个月,成都、天津、北京等城市的近10名创业者,相继慕名来渝与“舌尖上的嘿小面”创始人谢涛谈合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加盟“舌尖上的嘿小面”,在自己所在城市开重庆小面店。

  即使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的形势下,“舌尖上的嘿小面”也保持着稳步扩张的势头。老板谢涛的主战场,也从店铺转移到了谈判桌上。

  “今年前5个月,我们已经在重庆、四川达州和迪拜等国内外城市新开了5家店。”谢涛透露,截至目前,“舌尖上的嘿小面”已在国内外10多个城市开店200多家。

  作为重庆的地方小吃,重庆小面因为麻辣鲜香、口味浓厚,近10年来火爆大江南北。在2017年举行的第27届中国厨师节上,重庆更是拿到了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国小面之都”金字招牌。

  红火的重庆小面,已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富民产业。据重庆市小面协会估算,目前全国共计有超过38万家重庆小面店,它们遍布各个省份、各大城市,创造的年产值逾千亿元。

  连锁加盟开路,重庆小面国内外遍地开花

  重庆小面如此之火?小面企业以不同形式探索发展连锁加盟店是重要推手。

  狭小的店堂,几张简易的桌凳,简陋的装修,有的店铺甚至连桌子都没有一张,只在店外摆两排高矮不一的塑料凳当作桌凳……曾经,重庆小面店留给外地人的普遍印象,一直就是就餐环境差、档次低的街边摊而已。

  但如今完全不同。以位于两江新区蔡家的“舌尖上的嘿小面”店为例,其以透明的厨房、宽敞的店堂,不同灯光刻意营造出的阴影区和明亮区,小面文化墙等,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重庆小面店的既有认知。

  为何把小面馆做得如此“高大上”?

  “街边摊无法塑造重庆小面的品牌形象。”谢涛解释,重庆小面要想真正走出去打响名声,就需要创新升级经营模式,告别街边摊,树立新形象,增加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传播效应。

  早在2013年,“舌尖上的嘿小面”就在南坪百盛购物中心开了第一家具有休闲、时尚风格的店,成为重庆第一个把店开进购物中心的小面品牌。这家店开业后,生意很不错,每天进店消费的客人超过400人。

  尝到甜头后,“舌尖上的嘿小面”又打造了一套易于复制的连锁加盟模式——向加盟商输出品牌、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及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并统一店铺装修风格。创业者无需学小面制作技术、无需懂经营,即可在公司指导下实现轻松开店。

  第一家店的成功、易于创业的连锁加盟模式,逐渐吸引了市内外甚至国外的有意者前来加盟。到2019年,“舌尖上的嘿小面”已在重庆、成都、贵阳、北京、上海和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悉尼等10多个国内外城市开设门店共计约200家。其中,国外门店有10余家。

  不仅如此,从2020年起,谢涛还复制“舌尖上的嘿小面”的成功经验,打造了一个重庆小面连锁新品牌——“佬干溜”。到目前为止,该品牌已在重庆开了10家连锁店。今年之内,其目标是连锁店数量达到50家。

  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的,还有秦云老太婆摊摊面。

  1994年,秦云在原建设厂家属区一个棚子里摆上几张桌子,开始创业卖面。2010年时,他成立重庆摊摊面餐饮文化有限公司,以“秦云老太婆摊摊面”这个品牌发展加盟,拓展小面市场。

  彼时,餐饮加盟已非常火爆。但做加盟业务的餐饮企业,普遍只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而不传授制作美食的核心技术。秦云不走寻常路,率先在业内创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加盟模式——既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又向加盟商传授制作小面的核心技术。加盟商学到技术开店后,摊摊面公司还要对其提供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10余年来,“秦云老太婆摊摊面”依靠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拓展市场,发展了上千家加盟店,成为连锁店数量最多的重庆小面品牌。

  “近年来,受益于不少小面企业的连锁加盟模式,重庆小面在全国各地实现了快速扩张,形成了一个大产业。”重庆市小面协会会长张寿江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有逾38万家重庆小面店。其中,重庆市内8.4万家,每天共计卖出约1260万碗面,年营业总额达到400亿元。

  投资少经营模式简单,开小面馆是创业的好路子

  这个庞大产业中,主角除了搞连锁加盟的小面企业,还有很多创业者。他们既是重庆小面形成庞大产业的“功臣”,也是重庆小面产业快速发展的受益者。

  来自武隆区仙女山镇的“80后”苏秀兰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0多年前,苏秀兰就抓住武隆大力发展旅游的商机,开始在老家仙女山镇做餐饮生意。10多年来,她先后开过中餐店和农家乐,但一直没挣到什么钱。有一年,甚至还亏了好几万元。

  去年4月,苏秀兰打算另谋出路。经过市场调查,她决定开面馆,并加盟“佬干溜”。1个月后,她投资不到20万元,在两江新区蔡家开了一家小面店。

  从开业第一天起,这家面积不到50平方米的小面店,就不断给她带来惊喜:每天早中晚三餐,顾客络绎不绝。一天下来,最差都能卖300多碗面,遇上节假日,一天甚至能卖上500碗,每月营业收入超过15万元。

  “重庆人喜欢吃面,以加盟方式开小面店,投资少又能挣钱,并且经营模式简单。”苏秀兰说,“这是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创业的一条路,最近,我又在蔡家找门面,准备开第二家小面店”。

  来自重庆市小面协会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内的8.4万家小面店中,60%以上是本市农村居民和大学生创业开的店,单店年纯收入普遍超过15万元。个别生意特别好的小面店,年纯收入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数量庞大的重庆小面店,也让众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据调查,单家小面店根据生意状况,招聘员工的数量一般在1-5人之间。按平均每家小面店招聘2人来算,全市8.4万家重庆小面店解决了16万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人中6成以上是农村居民。再按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来测算,重庆小面店每月可帮助这16万多人增收超过6.4亿元。

  以“舌尖上的嘿小面”和“佬干溜”为例,由于生意普遍很好,两个品牌的200多家门店共计有近1000名打工者,单店招聘员工数量普遍为4到5人。

  其中,在苏秀兰开的“佬干溜”小面店,请了4名员工,均来自农村。目前,加上苏秀兰,5个人的店还有些忙不过来,以至于挑面这活儿还是她亲自干。“过几天,我还想招一名挑面师傅。”她告诉记者。

  65岁的陈明惠是苏秀兰小面店的新员工,来自梁平区聚奎镇,过去几十年一直靠务农为生。对于这份“不需技术、对学历又无要求”的工作,她相当满意,觉得最适合像她这样没技术、没文凭的农村人。

  “以前在老家种地,每年只能挣两三万元。而现在,1个月就能挣4000元,一年下来就有差不多5万元。”陈明惠一边擦桌子一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我与在蔡家买了房的女儿住在一起,出来打工不需租房,这些钱都是净赚的。”

  每卖1亿元小面,可为相关产业创产值4000万元

  除了带动创业、解决就业,重庆小面还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

  重庆小面涵盖麻辣小面和各种有臊子的面食,其一大特点,就是味型非常丰富,所需原材料非常多。

  佐料是重庆小面的魂。一碗重庆小面,一般需要油辣子、花椒面、姜蒜水、葱花、榨菜等10多种调味料。开一家重庆小面店,仅仅与这些调味料相对应的原材料,每月就要采购不少。

  以重庆渝都小面集团旗下的小面连锁品牌——渝味悠面为例,其位于观音桥朗晴广场的一家加盟店,从4月中旬开业至5月中旬,1个月时间里就用了花椒约30斤、辣椒50余斤。

  这还算比较少的。重庆渝都小面集团总经理吴隽透露,目前该集团已在重庆中心城区发展了10家渝味悠面小面店,每一个月,集团要向10家店配送约900斤辣椒、450斤左右的花椒。平均下来,每家店每天大约要用3斤辣椒、1.5斤花椒。

  重庆胜宏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做了20多年的干辣椒批发生意,主要客户为小面店、火锅店等餐饮企业。其创始人陶思勇注意到,最近两三年来,该公司批发给重庆小面店的干辣椒量,每年在以5%-10%的幅度增长。到今年,每月的量已达到5万斤左右,销售额约90万元——换言之,该公司仅仅批发干辣椒给重庆小面店,年销售收入就有上千万元。

  做了30多年花椒批发生意的重庆曾花椒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曾维树,客户中也有不少来自重庆小面行业,其中小面连锁企业的采购量还比较大。他透露,每个月公司仅批发给重庆小面行业客户的干花椒就有1万斤左右,价格低的为每斤四五十元,高的为每斤八九十元。按照均价70元计算,每月销售额有70万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有800多万元。

  据业内测算,每卖出1亿元的重庆小面,就需要花椒约50吨、辣椒约200吨。以目前的市场批发价来计算,花椒、辣椒成本均在700万元左右。

  “如果再算上姜、葱、蒜、面条、小菜及藠头等,这1亿元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至少在40%以上。”重庆市小面协会秘书长邹徐说,每卖出1亿元重庆小面,可帮助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创造产值4000万元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可卖400亿元的重庆小面,至少能够帮助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创造产值约160亿元。

【编辑:高吕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