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8日电(王婷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花溪河环绕,绿树成荫,十栋多层居住房依岛而建。院内亭台楼阁林立,小桥流水相间,犹如世外桃源,被大家称为“养老岛”。
18日,记者跟随“献礼百年辉煌 添彩幸福生活”系列公益走访活动走进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实地探访养老设施建设情况,了解福彩在支持民生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建于1942年,其前身是宋氏三姐妹倡导创建的“重庆实验救济院”,1975年改名为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2009年,该院被民政部和重庆市政府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养老院项目”建设单位。
“作为重庆市民政局直属的社会福利院机构,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承担着全市城镇特困老人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收(休)养工作,是全市最大的公办养老工程。”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彭友谊称,养老服务是具有代表性的福彩公益金使用项目,能够为老人们提供一个环境舒适,颐养天年的地方,得益于各级福彩公益金的支持。
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市福利彩票筹集公益金12.70亿元,其中,上缴中央财政62438.63万元,市本级留用福彩公益金用于社会福利事业20417万,重点资助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有特殊困难等群体的福利设施建设及其他公益服务项目。
“吃得好,睡得好,我在这里生活很愉快。”1921年出生刘本祥老人见证了重庆市第一福利院的点滴变化。福利院东有暖气,夏有空调,小屋四季如春,服务人员贴心的照顾让他很满足。
记者看到,除了优美的养老环境、较为完善的养老设施设备,该院还重视老人们的业余兴趣爱好。
在当天举办的2021年福彩即开票手工艺品大赛“献礼百年辉煌 添彩幸福生活”公益走访活动上,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围成几桌,在民间手工艺人廖选芳的指导下,一边用福彩即开票制作手工艺品,一边回忆从前做手工的时光。

“还记得小时候喜欢用纸叠飞机、青蛙,用彩票做手工艺品让我回忆起年少时光。”一位满头银发的婆婆开心地说,结合剪纸、折纸等多种传统手工艺技术,让即开票废票“变废为宝”,既能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又能传承传统文化。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只是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民政系统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供给能力,提升福利院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