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九龙半岛的蝶变进行时
2021年05月06日 14:46 来源:九龙报
川美学生正在黄桷坪涂鸦街进行涂鸦创作。记者陈林摄
川美学生正在黄桷坪涂鸦街进行涂鸦创作。记者陈林摄

   近段时间,如果你来黄桷坪游玩,在滩子口附近的三岔路口,就会看到全新的“重庆美术公园欢迎您”字样的灯饰景观。
  再往前走,黄桷坪正街沿线,道路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新修的道路平坦而宽阔,道路两侧,由杜鹃、翠竹等组成的绿化景观错落有致,为城市增添了靓丽风景……
  今年以来,随着重庆美术公园落户九龙半岛,川美校园形象提升、黄桷坪正街道路改造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启动和推进,让这座如诗如画的半岛发生着巨大改变。

川美
“两馆两楼”焕然一新
  “去年国庆,我们一家人才来川美看了全国美展,一年时间,川美变得更漂亮了!”站在焕然一新的川美黄桷坪校区门前,来自安徽的游客李悦鑫感慨万千。
  今年5月,重庆美术公园落户九龙半岛,川美黄桷坪校区作为重庆美术公园建设的核心区域,率先启动了校园形象提升工程,拉开了重庆美术公园建设的序幕。
  据悉,校门口的景观打造以“增绿添彩”为主线,除了栽种鲜花、增设灯饰、修复破损路面外,最大的变化还在于校门口的石碑上“四川美术学院”六个大字。“原来这几个字就是岩石本身的颜色,此次选用敦煌壁画中的‘石青石绿’为字迹上色,除了让字迹更美观外,还多了一层寓意,即希望所有热爱艺术的人都能保持一种长青的创作热情,创作的作品都能有长青的生命力。”川美相关负责人说。
  在我区的大力支持下,不仅是校门口,川美图书馆、重庆当代美术馆、红楼、综合楼“两馆两楼”也相继完成形象提升,涉及改造、维护的建筑总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
  其中,红楼始建于1940年,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作为二级历史建筑,红楼是西南大区时期教育建筑的典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被收入重庆市第一批历史优秀建筑名录。然而由于年深日久,红楼墙体受到严重侵蚀,亟待修复。
  今年恰逢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由九龙半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的红楼改造项目由此全面启动。公司建设管理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从今年8月5日进场,到9月3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仅用时55天,完成了红楼内部2100平方米的整体翻新改造。
  如今,红楼不仅焕然一新,还打造成了名师博物馆,作为展示川美办学成就的重要窗口。

街区
艺术创作接连不断
  川美黄桷坪校区外,就是文艺青年的热门打卡地——黄桷坪涂鸦街,起于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止于501艺术基地,全长1.25公里,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群。不管是专业的画家,还是热爱绘画的市民,都可以尽情参与艺术创作,新的作品层出不穷。
  今年,涂鸦街诞生了一批讴歌抗疫精神、致敬抗疫英雄的涂鸦作品,《口罩下的微笑》便是其中的代表。该作品长20米,高3米,由50余名青年艺术工作者、志愿者共同完成。作品主色调由上至下呈现白蓝渐变,象征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
  同时,在川美黄桷坪校区校门及周边环境综合提升中,川美学子也自发走上街头,创作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涂鸦作品。
  在川美80周年校庆期间,四场各具特色的艺术灯光秀在黄桷坪校区同时开启,其中一场现代风格的原创灯光秀就布局在涂鸦街。每当夜幕降临,安装在涂鸦街的一台激光投影机,就会点亮街边一栋满是涂鸦的建筑,伴随着音乐的律动,墙上的光影变幻无穷,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在重庆美术公园的规划中,黄桷坪的更多建筑将穿上漂亮的涂鸦“外衣”,涂鸦街和九渡口作为“上下街”艺术社区范围,将通过城市更新微改造,保留现有的市井烟火味儿,同时结合科幻的赛博朋克风,打造成炫酷的艺术街区,让人一不小心就会跌进独特的艺术氛围中。

交通
18号线车站开建
  今年6月,随着电厂站进场施工,轨道18号线九龙坡段所有车站全部开建。
  据了解,18号线是重庆市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中的南北向主干线,起于富华路站,经过歇台子、杨家坪、黄桷坪,从李家沱长江复线桥跨越长江进入李家沱片区,通过白居寺大桥跨越长江,进入大渡口区,经过白居寺、伏牛溪至跳磴,终于跳磴南站。
  线路全长29.12公里,共设19个站点,8个站点车站位于我区,其中滩子口站、黄桷坪站、四川美院站、电厂站4个站点都集中在九龙半岛,预计两年后正式通车。届时,游客前往重庆美术公园将更加便捷。
  此外,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将改造为市域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届时也将在黄桷坪设站。与此同时,黄桷坪长江大桥已纳入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力争年内启动……
  随着重大利好的悉数落地,九龙半岛的交通格局将迎来巨大变革。轨道方面,可以通过18号线连通渝中、巴南,并通过轨道环线、规划24号线通达主城各区。铁路方面,可以快速抵达江北、渝北、江津等区域。桥梁方面,可以经过黄桷坪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快速前往茶园、李家沱方向。未来,集公路、铁路、轻轨、跨江大桥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将为打造重庆美术公园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曾建渝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