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璧山:绿色农业促发展 清水养鱼奔小康
2021年04月06日 16:28 来源:人民日报

  “嘿!接好咯!”伴着吆喝,一颗包菜落在了货车上。正午,阳光微晒。重庆璧山正兴镇大面坡村,棚里蔬菜长势喜人。蔬菜基地旁,一辆装满卷心菜的大货车,即将驶往农贸市场。

  “这一趟打包的蔬菜总共有八九吨,一天能装两车。”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周宗良说道,看着村民忙碌的场面,很难想象,几年前,大面坡村还是个贫困村。

  大面坡村位于璧山西部,全村以蔬菜为主导产业。包菜、儿菜、芹菜……两千亩的地里,长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年产量近3000吨。“现在都供不应求哩!” 大面坡村第一书记康炜告诉记者,全村共四个蔬菜产业基地,村民通过务工收入、土地流转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增加自身收入。

  “比起前几年,我们村种植蔬菜的技术先进了,基础设施也不断地改良,种出来的蔬菜新鲜又健康。”据了解,大面坡村一直都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建设钢架大棚等方式,使蔬菜基地产值明显增加。

  沿着村道往前走,大大小小的水塘随处可见,清灵灵的水面,不时有鱼儿跃出,荡起阵阵涟漪。“村子地势高,吃水不方便。”康炜介绍道,以前,这90多口山坪塘解决了老百姓的饮水问题,现在,这些水塘又成了致富的新法宝,“我们发展清水养鱼产业,每亩可以投放五十尾。”

  到了打渔季,大面坡村就热闹了起来。“附近村镇的人都跑来了,有的鱼还要预定呢!”白鲢、花鲢、草鱼都卖得俏,现在,鱼塘里投放了新的小鱼苗,村民都像看着自家宝贝。“有了清水养鱼产业,年底有分红,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寻声望去,一个村民从鱼塘边走来,这人正是代彬。

  “我以前在家务农,收入少得很。”代彬挽起袖子,一道疤痕印在胳膊上,回忆起往事,代彬眉头皱起,“胳膊落下残疾,干不来重活。”再加上供养上大学的女儿,代彬一家在贫困线上挣扎。

  不过,如今却是一番好光景。清水养鱼产业建设起来后,村里通过设立管理人、发起群众监管等方式对鱼塘进行有效管理,到了年底,管理人参与分红。

  去年,60岁的代彬签了合同,成为鱼塘管理人的一员。“我现在每天负责打捞鱼塘的垃圾,清洁水源,管理鱼塘,看有没有人非法捕鱼。”通过这些工作,代彬今年分红能占到该鱼塘的百分之十,预计分红近五千元。而他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也主动回到家乡,在另一个村当了村干部,一起为乡村振兴做贡献。说到这些,代彬的脸上,笑起了一朵花。

  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村里成立公司,保障清水养鱼产业的销路,如今,村集体也有了收入。

  不仅是产业发展,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基础设施方面,大面坡村这些年一共修建人行便道40公里、通路26公里。“为了配合蔬菜产业,我们还修建了6公里的沟带路。”康炜告诉记者,这些沟带路可以直接通到田间,让蔬菜灌溉、运输更加方便。

  “以前我们村一盏路灯都没有,村民生活很不方便。” 回想起曾经的岁月,康书记还是很感慨,“如今,村里已经安装90盏太阳能路灯。”随着蔬菜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面坡村比起两年前有了很大改观。“以前很多东西都没有,现在我们是应有尽有。”

  通了路、亮了灯,而居民用水也曾是一大难题。大面坡村地势高,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居民生活用水极不方便。因此村里积极争取资金,购置安装了两台自来水增压水泵,彻底解了村民家里水压不足、吃水用水困难的问题。

  如今,摘了贫困帽的大面坡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稳, 就如村里的路灯,数年来一盏接一盏地点亮,带领村民通向更光明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郭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