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彭水 “三驾马车”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2021年03月10日 16:04 来源:重庆日报
 整治后的鞍子镇罗家坨苗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整治后的鞍子镇罗家坨苗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彭水县三义乡驻乡工作队常务副队长王祖勋、润溪乡莲花寺村党支部书记邵红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大垭乡大垭村村民委员会、万足镇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去年,彭水27772户贫困户、11268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个贫困村销号……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标志着彭水历史性地摘掉“贫困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在市统计局网站上,彭水更是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去年,地区生产总值245.1亿元、增长4.2%,从渝东南最后1位跃升到第3位,增速居首。

  在这个山清水秀的“世界苗乡”,是如何让经济实现高速腾飞的?

  数字经济带流量 脱贫攻坚辟新路

  一声高亢的山歌将观众带到了苗寨深处,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梯田。

  65岁的任云洪正在辛勤地耕作。天没亮就下田,天黑才回家,他和老伴整整种了10亩水稻——这是令壮年男人都感到震惊的工作。

  但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并未改善他一家的生活,日子依然贫苦。

  这是腾讯游戏推出的新文创系列微纪录片《数字化破局》中的片段,也是彭水偏远山区曾经的缩影:地处武陵山区,交通不便产业落后,农副产品销路狭窄,农户与外界交流不便。

  正如纪录片的名字“数字化破局”,地处偏远的彭水农村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产业,试图打破瓶颈,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道。

  去年4月,腾讯光子工作室群启动“创新扶贫,声光同行”项目,以线上线下、“以买带帮”、赋能传统文旅等一系列游戏创新扶贫的方式帮扶彭水。

  这次创新扶贫的全新尝试,作为典型案例被《半月谈》刊载全国推广,也为数字内容产业牵引扶贫打开了新思路。

  近年来,彭水围绕“民族、生态、文化”三张名片,推出了阿依河、摩围山、九黎城等特色景区,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和脱贫致富双赢的道路。

  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彭水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旅服务,全面实现“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假日文化旅游工作目标,全县接待游客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10万元。

  近年来,彭水精准落实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和政策,开发7016个公益性岗位、创建14个扶贫车间,多渠道帮扶贫困家庭人员就业4.9万人。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7元;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4207人,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率100%;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0.39万人次,发放资助金5.34亿元,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验收。

  “产业村长”带致富 生态产业助腾飞

  在彭水县三义乡小坝村的重庆彭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春花正和村民一起商量春耕春播事宜。

  从事辣椒生产和初加工15年,张春花在朗溪乡、龙塘乡、普子镇、鹿角镇、太原镇等15个乡镇发展辣椒种植基地上万亩,覆盖种植户5000多户,每户增收2万多元。

  2019年,作为三义乡媳妇的张春花被三义乡党委政府聘请为小坝村“产业村长”,请她回乡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张春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三义乡带动村民种植辣椒和高淀粉红薯1200余亩,“辣椒和红薯苗子都免费提供,并提供技术培训、专用肥,与村民签订保底价格回收。”

  这样的“产业村长”,在彭水有274个——由经营主体负责人、乡土人才担任,让资金跟着农户走、农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资金走。

  在全市率先推广的“产业村长”效果立竿见影:产业扶贫引领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累计带动26329户贫困户、107033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推进290个村(社区)、375个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1224家、家庭206家。去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629053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97元,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据悉,“产业村长”模式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肯定,被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库推广。

  今年,彭水将加快构建特色高效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做强以健康食品、特色轻工、清洁能源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做精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做优以旅游业为纽带、以大健康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做大以红薯、烤烟、畜禽养殖及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铆足牛劲赶早春 重点工程施工忙

  春节后,彭水县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渝湘高铁清水坪乌江大桥工地恢复了往日的紧张和热闹,10个桥墩已全部动工。工人们正在加紧时间施工,确保汛期来临前让大桥主桥墩顺利露出水面,不受影响。

  清水坪乌江大桥全长804.6米,是渝湘高铁“六隧五桥”之一,也是渝湘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程。2025年该特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350公里高速铁路法向顶推合龙柔性钢梁拱桥梁。

  遇水架桥,逢山开洞。据介绍,近年来彭水加快推进对外大动脉建设,不断畅通骨干道路,有序推进县城至乡镇的干线通道路面整治提升行动。同时,积极研究规划通用航空建设和乌江黄金水道功能整治和提升,着力补齐空路、水路短板,全面助推交通建设立体化、多元化。

  彭水县交通局局长陈敬红表示,自全市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彭水以“外联内通”为目标,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路建设,加快构建外部配套成环、内部纵横成网的开放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破解贫困地区交通制约,加速形成“40分钟主城、1小时周边、1.5小时县域”交通圈,努力打造渝东南水陆联运支撑点城市。

  截至去年底,彭水全县铁路里程68公里,水路通航总里程320.70公里,增长10.2%,公路里程8232.52公里,其中高速路65公里、国道184.06公里、省道479.362公里、县道242.632公里,296个村(社)通“四好农村路”率100%,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撤并村和小组通达率、贫困村通畅率和农客投放率均达100%。建成农村饮水工程6506处,农村供水人口达49.98万人,实现农村人口饮水设施全覆盖,安全饮水得到全面保障。

  一批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更为彭水经济的加速度奔跑提供了助力器:渝湘高速铁路和渝湘高速扩能项目彭水段建设顺利开工,渝怀铁路二线和黔石高速公路项目彭水段建设全面复工,彭水至道真、彭水至丰都高速公路项目规划方案有序进行,27个县级重点项目、267个农村公路项目开工复工,行业开工复工率100%。

  彭水晒出“十三五”成绩单

  “十三五”时期,彭水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渝东南最后1位跃升到第3位,生态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实现量与质的飞跃,阿依河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摩围山被评为市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了1个5A级、3个4A级、3个3A级的旅游品牌格局,连续2年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生态环境更优美。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8%以上,所有河流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城乡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环境达标率均达100%,彭水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到23.5万人,城市规划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农村水、电、路、讯、房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易地扶贫搬迁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4000元、13000元;教育事业一年一个台阶,高考重本上线增加到1038人,每年在校大学生稳定在2万人以上;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改革被评为全国10大医改优秀案例之一。

  打造“世界苗乡” 彭水擘画新蓝图

  “十四五”时期,彭水将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等历史性发展机遇,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张名片,深入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

  建设生态特色宜居城,就是积极融入渝东南城镇群,紧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目标,以推进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为契机,以城市提升、乡村振兴为主抓手,加快建成“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就是积极融入渝东南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紧扣“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目标,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实现旅游业态更加优化、旅游设施更加配套、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加快建成世界知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区,就是紧扣“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目标,努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工业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业为纽带的生态产业体系,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就是紧扣“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大力培育绿色生产生活习惯,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永存。

  刘茂娇 赵勇 肖娅 图片由彭水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