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产业路筑牢了,致富路走着才踏实
2021年03月10日 16:00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綦江区石壕镇扶贫办主任、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国强:

  “产业路筑牢了,致富路走着才踏实”

陈国强(右)给村民讲解果树春季管护技术。(受访者供图)
陈国强(右)给村民讲解果树春季管护技术。(受访者供图)

  海拔1000多米的綦江区石壕镇,春天来得比山下晚一些。3月8日,开完区春耕现场会的石壕镇扶贫办主任、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国强匆忙赶回镇里,安排马上要开始的糯玉米播种工作,“糯玉米是我们镇高山农户的重要致富产业。把产业路筑牢了,致富路走着才踏实!”

  陈国强从1993年开始在綦江南部渝黔交界的山区乡镇工作,2015年任石壕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2018年又兼任镇扶贫办主任。

  石壕镇聚居着汉、苗、彝多个民族。这里山高坡陡,仅靠传统产业很难致富。陈国强发挥自己懂农业的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现在全镇发展了糯玉米、方竹笋、中蜂、高山优质稻等特色产业,每个村都培育了1至2项优势产业。在陈国强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石壕镇打通了糯玉米“惠农直通车”,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获得更多收益;打造“花坝糯玉米”“花坝方竹笋”等农业品牌,让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起响水大地梯田田园综合体、任家湾杨梅采摘体验基地等休闲观光农业。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陈国强还积极挖掘新产业。

  2019年,他听说梨园村的任学伟聘用村民在家搞计件加工,于是登门拜访,发现20多个村民挤在4户人家里组装耳机配件,不但环境简陋,规模也很难扩大。陈国强认为这个产业有发展前景,于是与镇领导一起争取到“扶贫车间”相关政策,把国企闲置的食堂作为加工车间,并完善基础设施。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村民没有外出务工,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找到了工作,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目前,车间有员工50余人,其中15人来自脱贫户。

  经过努力,石壕镇建起了梨园耳机加工车间、万隆方竹笋加工车间、响水水稻加工车间三个“扶贫车间”,成为不少脱贫户的稳定收入来源。

  以前,石壕镇不少村是“空壳村”。2018年,陈国强动员全镇15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当时村干部们心有顾虑:一怕村里搞公司不合法,二怕风险大。陈国强反复做工作:“不拿手里、不揣兜里,有啥问题?我们从拿手的优势产业开始做起,一起想办法跑市场,肯定得行!”

  在他大力推动下,全镇15个村均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2020年,石壕镇的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677.4万元,实现利润60.93万元,15个村实现贫困户利益联结分红8.4万元,全镇479户、1615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作为支撑。发展产业,我和乡亲们还会继续努力!”陈国强说。(记者 罗芸)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