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彭水:巧使“三板斧”斩穷根 换穷貌
2021年03月09日 17:32 来源:《中国新闻》报

  彭水,有苗族、土家族等34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有30多万人,是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被誉为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其地处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的重要板块,是重庆7个革命老区和贫困程度最深的4个县之一。道路颠簸、房屋破旧、煮饭烧柴、饮水靠天,是彭水农村过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彭水坚持聚焦抓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设施扶贫、党的建设“五个着力点”,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2月,彭水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11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28859贫困户11765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记者随“武陵山乡美·齐力奔小康——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彭水,探访“中国苗乡”如何借力“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摆脱贫困换新颜。

  【书记访谈】

  借力苗乡地区特色斩穷根换穷貌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竟变为现实。”中共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聊起七年脱贫路如是感慨。过去的彭水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贫困和闭塞导致当时的人们思想观念相对封闭, 2013年刚到彭水的他看到这样的贫困现状,坚定一定要做好开放事业,让彭水的干部和群众多到发达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彭水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7000余公里, 3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村民基本实现了“小车开进来、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和“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新生活。

  产业是老百姓真正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钱建超介绍,彭水拥有民族风情浓郁,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历史悠久三大特色。近年,在中央外办、国家民委、中联部、民盟中央和山东聊城的定点帮扶和支持,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彭水围绕“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把游客、技术引进彭水,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发展道路。

  目前,彭水已拥有1个5A、3个4A和3个3A景区。其中,彭水阿依河5A级景区荣获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3.2万多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75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2020年1—10月,共接待游客259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2.1亿元(人民币,下同)。

  “我们的贫困人口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因学致贫。2012年以前,彭水每年能够考上重本的只有200余人,通过建立教育资助体系,彭水的下一代基本上都能够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每年考上重本的人数都能增加一倍左右。”钱建超感到最自豪的是这些年教育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孩子才是彭水的未来,要真正斩断穷根,关键还是抓教育。

  为破解因贫困失学、因厌学辍学、因灾中断学、因残不便学“四大难题”,彭水建立分段资助、控辍保学、临时救助、送教上门“四大机制”,同时,大力实施农村学校“特色岗位教师”“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推进农村学校改薄、县城学校扩容,全县所有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均接受义务教育。截至目前,共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29634人次,发放资助金45941.65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100%。

  “现在老百姓提到自己的子女,都非常的自豪。”钱建超介绍,2019年该县普通高考重本上线人数917人,本科合计上线2548人,高考升学人数逐年提升,全年在校大学生达2万余人,更多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脱贫故事一】

  “文化+旅游” :苗族古村寨的“旧俗新颜”

  海拔750米的古寨,矗立着苗族牛角图腾的广场,错落有致的青瓦木吊脚楼建筑分布于山体周边缓坡,农耕地被整齐地规划在山谷内的平坦区域,干净整洁的青石道路连接着古老而富有民族风情的建筑。

  回乡创业人罗万禄的家乡——罗家坨,是重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式苗寨,也是国家民委首批命名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09年,被国家民委、财政部纳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围绕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启了10余年的保护性开发。

  “以前只有一条黄泥土路通往镇上,出门来回一趟身上全是泥灰。”罗万禄指着干净整洁的青石道路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出行全靠走路,到6公里外的鞍子镇最快也要花1个多小时。水源是寨里的一口大水缸,灌溉和饮水只能靠肩挑背扛。

  今年52岁的罗万禄,家里有三个孩子,为了供孩子读书,他早年一直外出打工,辗转漂泊数个城市。2014年妻子生了一场大病,沉重的医疗费和几个孩子学费让家里两次致贫。直到村里旅游发展起来,罗万禄家开起农家乐,才逐渐好起来。

  2016年,在中央外事办的定点帮扶和彭水县政府的支持下,罗家坨特色村寨分三期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罗家坨苗寨规划有苗族文化主题区、农耕文化主题区、田园文化主题区和稻田文化主题区四部分。截至目前,三期工程已全面完工。

  谈及苗乡的变化,罗万禄印象最深刻是道路、饮水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据鞍子镇官员任洪介绍,当地政府对民居建筑以及寨内的道路、院坝、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修葺和全面改善,完成了进寨的6.8公里道路的全面硬化。村民家里进行改厕、改厨、改灶,自来水通到了每一户。

  如今的罗家坨乡村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八方游客络绎不绝。今年10月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76户317人的村子在2019年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达1.4万元。罗万禄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兴隆,最旺的时节,一天营业额就有1万多元。

  【脱贫故事二】

  “非遗+扶贫”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苗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术,纹样古朴,造型雅拙,是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却曾因不能带来额外经济收入,而一度濒临失传。

  重庆彭水县汉葭镇的一家绣坊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李绍玉正带着当地绣娘,将“苗绣”这项民族特色指尖技艺转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指尖经济”。

  2006年李绍玉放弃在上海的优渥工作,与丈夫王光荣一起回乡传承发扬苗绣。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夫妻共同创办了以苗族文化为主的重庆市荣玉民族服装厂,先后培训指导服装学员2000余人。

  “如何实现苗绣传承,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成为李绍玉思考的问题。“非遗技能大多是手工操作,也能在家生产,将非遗传承与扶贫开发进行融合,可以为照顾家庭的留守妇女、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贫困群众提供收入来源”。

  2011年李绍玉和王光荣一起成立了以“彭水苗绣”非遗文化为主的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县里的各个乡镇、街道设置固定教学点,免费培训“彭水苗绣”技艺,并与培训学员签订长期产品回收协议,为当地贫困人员增加了脱贫致富的技能,也让苗绣这一传统手工工艺得以重燃。

  2016年“彭水苗绣”正式申报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次年李绍玉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扶贫项目上建立了3个扶贫工坊,通过学习苗绣,解决了300名贫困户的居家就业的问题,其中包含留守妇女和残疾人。

  为了让苗绣走出彭水,李绍玉对苗绣进行了创新。在旗袍、山水画、披风、公文包等日常用品中融入苗族元素并增加时尚感,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在网上销售。随着技艺的传承,观念的改变,学员们创作的苗绣作品受到热捧,甚至远销海外。

  【脱贫故事三】

  念好“产业经”:苗乡“造血式”扶贫闯新路

  “发展扶贫产业,最大瓶颈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中共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表示,该县坚持把扶贫扶志扶智贯穿起来,推动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

  彭水保家镇村民何远芝是土生土长的苗族人。在她家大门外的墙壁上,有一张于2013年建的彭水自治县脱贫攻坚明白卡,早年家中有三个孩子和一位老人需要赡养,因学致贫。如今,她家的屋檐下,一排木棒支起褐色的方木箱,蜜蜂围着木箱上的圆孔嗡嗡飞舞。

  “以前只有几箱蜜蜂,现在扩展到了十几箱,虽然一年只收两季蜂蜜,但是多的时候一箱可以产出30多斤蜂蜜,一斤就能卖150元(人民币,下同),今年卖了2万多元。”何远芝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影响,丈夫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帮扶下,选择回乡就业。种植加上养蜂,今年预计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

  彭水保家镇东流社区村委会主任刘在勤说,目前该村有400多户村民,主要靠种植和养蜂产业增收,政府引进蜜蜂养殖企业,采取“公司+新型股份专业合作社+蜂农”发展模式,全村一年能得到15000元的分红,现在全村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让农户就近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关键。彭水保家镇四季温差明显,海拔高度、土壤与水肥条件等均能满足白茶生长需求。彭水县引进企业在当地发展白茶,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既盘活了荒废的茶山,又成为大家稳定增收的来源。

  彭水县保家镇党委书记陈昌华介绍,当地2017年引进了浙江安吉白茶,种植5000亩,初采面积达2000亩,实现产量4000斤,村民的劳务收入300余万元。农户通过白茶产业每人有约2000元的收入。2019年清平社区145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已经全部脱贫。

张燕 罗永皓 高吕艳杏 王婷婷/文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