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致敬脱贫攻坚中的“她”力量
2021年03月08日 09:42 来源:重庆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各个战线上,广大妇女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

  今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扶贫济困,攻坚克难;她们质朴坚韧,热情洋溢;她们履职尽责,甘于奉献。为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这些巾帼力量始终奋斗在脱贫路上。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致敬这群最美脱贫攻坚巾帼奋斗者。 

  严克美: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人物名片

  巫山县双龙镇副镇长、双龙镇天鹅村驻村第一书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人物语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人物事迹

  2月27日一大早,刚参加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的严克美马不停蹄赶回村里,与村民分享获表彰时的感受和经历。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十分激动。”严克美和乡亲们一起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又讲述了时代楷模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故事。“脱贫攻坚胜利了,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实施乡村振兴,让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好。”

  严克美是巫山县当阳乡红槽村人,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从小就梦想着能走出大山。但大学毕业后,她却毅然回到大巴山深处,带领村民修路、引水、发展产业。

  那时,村里通乡的硬化路还没有修,自来水不通,全村只有一台变压器,到了晚上用电高峰时,钨丝灯就像一朵“南瓜花”,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光。村里的产业结构单一,有些偏远的地方生产物资还靠人工背运。

  要想富,先修路。严克美跑上跑下,要来了修路物资。有了物资,劳力也是个大问题。村民们不相信路能修好,都不愿意参与进来。严克美二话不说,带着村干部先干了起来。慢慢地,村民们纷纷加入义务修整道路的队伍。

  只用了3年时间,严克美带领红槽村村民完成了公共用电和饮用水工程,整修道路14公里,硬化道路5.7公里,入户人行便道覆盖率100%,改善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一转眼,严克美在深山里已经待了13年。从红槽村、平定村到玉灵村再到天鹅村,她凭借女性特有的柔情和韧劲,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村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如今,村里的路通了、特色农业发展了、电商下乡了、乡村变美了……

  “我们双龙镇有2000多亩柑橘、1200多亩脆李,脱贫摘帽后要继续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果园必不可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严克美当前工作的短期小目标。

  严克美说,为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她将一直在路上。 

  廖和平:为脱贫攻坚贡献高校智慧

  人物名片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人物语录

  “高校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一支重要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文化等优势,深度参与其中,为摆脱贫困贡献了有目共睹的力量与智慧。”

  人物事迹

  今年年初,一部讲述脱贫攻坚的电视剧《山海情》受到观众强力追捧。当片尾镜头定格在绿水青山之间的涌泉村时,电视机前的廖和平缓缓起身看向窗外,眼前不由浮现出自己带领团队在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走村入户,参与扶贫评估的情形。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作为高校教师的廖和平一直在思考:高校该如何发挥智力帮扶的作用?廖和平认为,脱贫攻坚的效果需要一个客观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估检验,这个第三方实质上充当了“质检仪”和“助推器”的作用。

  “以危房改造为例,过去个别地方直接将危房刷漆应付了事,甚至有的贫困户明明还住破房子,地方政府却把评估人员直接带去好房子进行评估。”廖和平表示,这种时候就需要第三方团队介入,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对他们的房子进行拍照,对他们讲述的困难情况进行录音,“这就是我们做的事,发挥‘质检仪’作用,把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如果说‘质检仪’是发现问题,那么‘助推器’就是在发现问题后,助推整改,解决问题。”廖和平还是以危房改造为例,有些地方拆修大量的木板房,造成人力和资金浪费。“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第三方评估团队就会给出建议,告诉地方政府,按照住建部门相关标准哪些木板房是不需要拆除的,节约财政支出。”

  此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廖和平还提出“把思政课堂设在扶贫路上”,参与脱贫攻坚也成了实践育人的方式。地理学专业学生王子懿由于在校成绩不理想,感到人生迷茫。廖和平建议他加入第三方评估团队,希望他能从中找到人生目标。

  “这段经历非常珍贵。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真正走过悬崖绝壁的盘山公路、曲折泥泞的乡村小道,我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看到廖和平挨家挨户地了解困难家庭情况,用专业知识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王子懿深受感动,同时也理解了地理学科的价值。

  2016年以来,廖和平带领评估团队深入重庆、贵州、四川、黑龙江、吉林、宁夏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134个区县、1978个乡镇、3170个行政村开展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撰写各类评估报告和决策咨询建议累计105份、315万字。 

  罗显清: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政策红利共同致富

  人物名片

  万州区郭村镇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厂长,重庆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负责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人物语录

  “我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富,大家一起致富才算富。”

  人物事迹

  3月6日晚上8点过,拖着丝丝倦意的罗显清走出车间。“订单多,最近都挺忙的。”对罗显清而言,经营好加工厂,并非关系到她一人,而是关系着厂里的50多位父老乡亲。

  上世纪90年代,罗显清离开家乡到广东打工,在一家制衣厂做起了制衣工。能吃苦、做事细心,让她赢得了老板的肯定,从制衣工一步步升到部门经理,这一干就是10多年。

  2014年,想着自主创业的夫妻俩在东莞租了一个门面,卖起了具有家乡风味的卤菜。然而,当年8月,罗显清的丈夫因意外车祸身受重伤,家中因此欠下了几万元外债。负债从东莞回到万州,没有收入来源,加上两个孩子读书,4位老人需要供养,罗显清家于2014年底被列为建卡贫困户。

  可是罗显清并没有被苦难打倒,她决定重操旧业,做起制衣。在老东家的帮助下,罗显清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又借来5万元,在村里把制衣厂办了起来。干了10多年制衣的罗显清明白,产品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对此她非常看重。

  在罗显清的辛勤努力下,制衣厂逐渐步入正轨,她也成功脱贫,并在招工中优先考虑招聘贫困户。

  柏木村3组的贫困户蒋腊梅,老公因意外摔伤成了残疾,孩子读大学开销大。罗显清得知后就对她特别照顾。平日里,她会手把手教蒋腊梅制衣手艺,也会关心她的生活近况。如今,踏实肯干的蒋腊梅成了厂里的领班。

  此外,还有贫困户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厂里上班,罗显清就把设备送到家中,让他们在家里做,做好成品后再回收。

  罗显清的努力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2018年12月,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被认定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获得了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她又在武陵镇鹿井新设了厂房,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现在,罗显清的厂吸纳了50多人就业,其中33人来自脱贫户。

  “我享受到了扶贫政策的红利,也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我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富,大家一起致富才算富。”罗显清说,接下来她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人就业,实现共同致富。 

  孟玲: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全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人物名片

  江津区西湖镇团委书记、镇扶贫开发中心负责人,脱贫攻坚“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人物语录

  “只要群众有动力,我们就要鼓励;只要能勤劳致富,我们都不遗余力。”

  人物事迹

  “我参与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脱贫事业,全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孟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久久未能平复心情的她激动地说道。

  2018年,孟玲根据组织安排,以镇团委书记身份负责起了扶贫开发中心工作,一头扎进田间地头,白天走基层、下农村、进农户,晚上登台帐、细筛查、录系统,严格对标,做到“不让脱贫路上掉队一人”。

  西湖镇地处骆崃山山区,农业有基础,但其他产业不算发达。孟玲与驻村工作队、村居"两委"、群众代表商讨,经过多次走访群众调研,科学选定并引进发展了魔芋、金银花、茶叶等产业3000余亩,并积极邀请农业产业专家到镇村开展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帮助群众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系列技术问题,让群众在产业扶贫中尝到了甜头,增强了脱贫信心。

  到去年底,西湖镇712户2340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1751元。

  孟玲作为扶贫开发中心负责人,除了统筹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她还主动认领帮扶4户贫困户。百燕村秦昌文就是她帮扶的其中一户,他的妻子患有严重的慢性病,基本无劳动能力,儿子正在读大学,家庭收入比较困难。

  2019年1月,经过多次沟通,孟玲了解到秦昌文愿意喂养生猪,但没有资金购买猪仔。作为帮扶责任人的孟玲决心帮他渡过难关,通过协调争取落实了帮扶资金,又经过四处打听后,最终帮助秦昌文购买了4头猪仔送到家中。2019年12月,孟玲还帮着秦昌文联系生猪买主,由于传统喂养,肉质有保障,一次性出栏销售3头,收入18000元。

  “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加快乡村振兴,让我们的农村靓起来、农业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谈及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孟玲充满了信心。她说,接下来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等工作,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杨铌紫 黄乔 张莎 崔曜 周松采写

【编辑:高吕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