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国家级”文明县,巫溪是怎么炼成的?
2021年03月27日 08:57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27日电 题:“国家级”文明县,巫溪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 彭国威 王利华

  在巫溪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大厅的“荣誉墙”上,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悬挂在正中显要位置,格外引入注目。

  “我们在去年底成功上榜,是目前重庆唯一入围的县级城市。”带记者出发采访前,巫溪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陈凌云盯着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感慨万千,“全县为此跑了长达12年的‘创文马拉松’。”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巫溪县,在2020年摘掉“贫困帽”前,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一个欠发达县域,是怎样捧回这个“国家级”招牌的?

  北门沟“保卫战” 激发思变热情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站在巫溪县北门沟门口,古色古香的城楼与茂密的绿植相互掩映。城楼之下,一条幽长的青石板路通向社区深处。

  “大家守护北门沟辛苦了!”

  “环境好了,现在暂住人口增多,邻里和谐需要大家多费心。”

  ……

  在北门沟小区支部委员会,见到63岁的党支部书记陈振翠时,她正在主持召开每月的党员主题活动日。安排好最近的工作,她拿出几本厚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相册,与记者家长里短地聊起了北门沟的“蝶变史”。

  “以前这里垃圾成堆、污水成河,一到涨水时,蛇、老鼠四处乱窜。”看着往昔照片,陈振翠有些激动。因居住环境恶劣,前些年许多人“逃离”北门沟,小区一度搬得只剩下105户人。

图为现在的巫溪县北门沟。 王利华 摄
图为现在的巫溪县北门沟。彭国威 摄

  一刻也不能再等了,在这里居住了40多年的陈振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07年6月,她带头当起了上访户,要求政府整治整个片区。

  北门沟位于巫溪县老城区的大宁河畔,距离原县政府不到一公里路。“当时,大家在办公室都不愿意开窗。”巫溪县精神文明建设科科长乔金平道。

  面对问题不逃避,政府和百姓很快达成共识:政府做好清运保障,居民各扫门前雪。

  这样一来,陈振翠一行人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了:“自己的家园,自己去美化。”

  干群齐动手,等不及来年开春天气回暖,当年冬日的一个周末,北门沟“保卫战”打响了。

  陈振翠回忆,当年在志愿队的带动下,北门沟几乎是全员出动,短短几天就清理出近百吨垃圾。

  随后,政府陆续对这里进行生态环境打造,家园变美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迁”北门沟,现在的住户达317户、1176人。

  首战告捷后,2008年,巫溪县委、县政府决定一鼓作气,全面打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战役”。

  网格化助推 54万巫溪人“总动员”

  北门沟的新生,也让巫溪悟出一个道理:“文明城市人民创,文明城市为人民。”

  城市管理者更是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当地干部积极求变,带头拿起扫帚主动上路扫街。

  有了“领头羊”,很快引来蝶变效应,每周五,巫溪县都会出现“全民扫街”的风景线,群创热情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怎么让54万巫溪人整体联动,从“愿意来”迈向“管得好”?

  这时候,县领导班子会同相关部门又开始找破题思路,经过多次一线调研,巫溪“8+8”的城市网格管理模式问世,建立起“街道—社区—网格单位—居民自治组织—楼长—居民(商户)”的网格治理服务体系,将县城建成区划分为120个网格单元,逐一落实到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每个网格责任区域组织县领导、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等8类人员,落实群创活动、志愿服务、民生实事的等8项创建任务,打通创建“最后一公里”。

图为巫溪县柏杨河。王利华 摄
图为巫溪县柏杨河。王利华 摄

  期间,巫溪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文”冲锋:2012年,巫溪县荣获重庆市文明县城称号;2014年,巫溪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奖;2017年,巫溪县再次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与最后的入选擦肩而过;2018年,巫溪再次踏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巫溪县应急管理局对接的林城怡园小区,就尝到了网格化管理的“甜头”。

  “刚入住小区那几年,许多业主难以接受高昂的停车费,小区内乱停乱放的现象到处都是,小孩老人都不敢下楼来散步。甚至有部分业主直接将车停在绿化带内,很长一段时间,小区几乎看不见‘绿色’,都被人为损坏了。”为了小区的居住环境,业主欧兴政没少抱怨。

  2019年,林城怡园纳入网格化管理队伍,多方沟通下,小区的地面停车位全部取消。如今,走进林城怡园,乱停乱放没了,绿化郁郁葱葱,一片安静祥和。

  网格化管理,变管理控制为协调服务,变目标不明为无缝隙覆盖。在落实工作的同时,也让全民切实参与 “创文”,居民的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

  榜样“润”民心 小城百姓笑欢颜

  清晨8点过,巫溪新城的柏杨河静悄悄地流淌着,河边走廊曲折相通,水麻柳、柏杨树等本地植物正新芽吐绿,散步、锻炼的人随处可见。

  在一处岸边的“好人长廊”里,张贴着一众“巫溪好人”的感人故事,总能让不少途经的人驻足品读。

图为巫溪县柏杨河畔的“好人走廊”。王利华 摄
图为巫溪县柏杨河畔的“好人走廊”。王利华 摄

  用榜样的力量浸润民风,全县先后在黄金口岸建成 “好人长廊”3条、“好人墙”54面、“好人橱窗”100个。通过开展“感动巫溪人物”“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将“名人”培养成组织动员群众的“带头人”。近年来,巫溪县有20人次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71人次获评“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期间,还出台《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若干规定》等文件,发放“关爱好人”基金600余万元,在全社会营造出了崇德向善、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黑榜名单”则体现“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近三年来,巫溪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及“创文”领导小组累计通报批评了43个单位。其中,召开特别会议1次;先后3次对9个县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进行诫免谈话。同时加强过程督导,三年里,创文办先后下发督办单337份,件件整改到位。

  “‘软实力’上去了,经济落后却让基础设施‘拖了后腿’。”谈起创文过程中的几经失败,乔金平解释。

  面对薄弱的基础条件与创建标准的巨大反差,巫溪县痛下决心“补短板”。近年来,全县先后建成图书馆、博物馆众多重点项目。2019年,巫溪县人民政府印发《巫溪县2019年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让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健身休闲广场等设施、场所“走进”千家万户。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巫溪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以“创建促发展”,巫溪“创文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