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援藏医生马颖:在《藏地心迹》中本色出演自己的生命故事
2025-11-08 15:16:32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8日电 (周静)电影《藏地心迹》首映礼,8月29日在渝举行。电影特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教授马颖出演影片中抢救藏族少年扎西的主治医生周主任,聚焦援藏医疗,兼具艺术真实与强大精神感染力。

图为电影剧照。电影制片方 供图
图为电影剧照。电影制片方 供图

  真实与光影的双重叙事

  在援藏工作中,马颖创新采用“师带徒”模式推进医疗帮扶。他通过实地调研选拔业务骨干,精心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系统传授临床诊疗思维、手术操作技巧和管理经验,亲自示范手术并指导观摩;半年后逐步放手让徒弟主刀,其培养的医师张琪已能独立完成高血压脑出血等三级手术,显著提升当地神经外科诊疗能力。在藏期间,他累计主刀及指导完成高难度手术50余台,填补昌都市多项技术空白;坚持每日二线值班制度,接诊门诊患者 2300余人次;同步开展基层医务人员技能培训,覆盖100余人次,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而在影片中,马颖饰演的周教授,无疑是他三十载从医岁月里医者仁心的生动银幕写照。当13岁少年扎西为救野生马鹿坠崖的惊险情节在昌都手术台上重现,无影灯下闪烁的医疗器械,以及医生额头滚落的汗珠,瞬间将观众带入3500米高原那紧张万分的生死营救现场。

  在影片中,江宏同志工作中高反晕倒与周教授团队的紧急救治,巧妙隐喻着“建设者”与“救治者”在雪域高原的使命交织。而病房里摇曳的生日烛光与跨越千里的视频连线,将援藏家庭的“小家大爱”化作令人动容的泪光,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守护,更是对一代代援藏人精神传承的深情礼赞。

  高原上的生命交响

  电影以诗性镜头语言重构了马颖的援藏初体验:影片中摇晃的急救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前行,呼应着现实中马颖在西藏寒夜抢救车祸游客的惊心动魄。导演刻意保留的长镜头里,演员莫含发紫的嘴唇与颤抖的双手,将高原反应对医者身体的摧折展现得淋漓尽致,却更凸显出“生命至上”的信念如何超越生理极限。马颖常说:在西藏,每个手术都是与海拔较量的战役,但看见患者家属眼里的光,所有付出都值得。

  超越银幕的精神共振

  正如马颖在首映礼上所言:“这不仅是我的故事,更是全体援藏者的时代回响。”《藏地心迹》让观众看到高原上的医者,他们是妙手仁心的医生、藏族同胞尊敬的好门巴,更是汉藏文化交融的使者。(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