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3日电 题:电影《藏地心迹》——为援藏事业书写壮丽篇章
作者 周静
自1995年以来,重庆派出十一批援藏干部,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建设,成效显著。电影《藏地心迹》作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影片,其成功摄制,是国家职能部门及社会人士齐心协力、共同为援藏事业书写的壮丽篇章。
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为电影的顺利拍摄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市对口支援西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总策划单位,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为影片的创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保障。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作家协会、中共涪陵区委宣传部、中共潼南区委宣传部、九龙坡区发改委、重庆文化旅游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联合摄制,从不同领域展现了援藏工作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这些部门的参与,不仅为电影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更体现了国家对援藏事业的全方位关注和投入。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众多单位的支持,彰显了国家对援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他们在政策指导、资源调配、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电影的制作和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社会知名人士的加入,为电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阿来,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黄济人担任文学顾问,他们以卓越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电影的剧本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理事,重庆市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丁钟担任执行导演,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刘帆担任总监制,为电影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黄山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凌文清担任美术指导,为电影的视觉呈现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众多企业的慷慨支持,为电影的顺利拍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物资保障。国药太极集团、赛力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关注援藏事业,为电影的制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电影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电影《藏地心迹》的出品人、编剧、总制片人周鹏程是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他以对援藏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创作出了这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作品。制片人周益拥有丰富的电影制作经验,曾参与多部优秀电影的摄制,为电影的制作提供了专业的保障。国家一级导演张新以其精湛的导演技艺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电影赋予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

《藏地心迹》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对援藏事业的生动诠释和深情赞歌。通过电影的镜头,观众看到了援藏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看到了藏区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了国家对援藏事业的坚定支持和不懈努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援藏事业任重道远。电影《藏地心迹》的出现,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援藏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推动藏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