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头猪”到“一根肠”迭代升级 “开州香肠”两项技术标准发布
        2025-10-17 19:28:17 来源:重庆日报 
            
        10月17日,在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生态大会上,“开州香肠时光留香——中国香肠之乡(重庆•开州)爆品发布会”以沉浸式情景演绎方式举行。会上正式公布《开州香肠(产品判定标准)》《开州香肠加工技术规范(过程管控标准)》两项技术标准,以此设立产品“硬门槛”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品质。
据介绍,近年开州将香肠作为农产品加工“突破口”,全力推动从“一头猪”到“一根肠”迭代升级,带动当地香肠产业规模化发展,获得中国肉类协会授予“中国香肠之乡”称号。截至去年底,开州共有规模化香肠制作企业13家,香肠作坊超420家,全区年产销香肠3万多吨,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带动生猪养殖40万头以上。
不过一直以来,虽然开州香肠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及工艺标准,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质不稳定。
对此,开州区联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开州分院及多家单位,共同起草编制《开州香肠》《开州香肠加工技术规范》两项标准,面向“开州香肠”品牌提出一揽子明文标准要求。其中,《开州香肠》标准提出,香肠用肉只能使用检疫合格猪前后腿肉和脊膘,制作时须采用预处理、灌制、低温冷风干燥等工艺,呈现麻辣及咸甜风味;《开州香肠加工技术规范》标准则是对香肠的肠衣、用水和食盐等用量提出明文规范。
开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开州香肠”两项标准出台实施,将实现香肠产品从“经验”到“标准”、从“特产”到“品牌”、从“保护”到“发展”优化升级。通过打通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的“任督二脉”,“开州香肠”不仅是畅销农产品,还将成为带动农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弘扬地方文化的平台载体。(夏元)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