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十四五”期间,两江新区多项技术成果世界领先!
2025-10-17 09:26:42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17日电 10月15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四场)举行。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航出席并介绍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成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以“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达到了6.7%。截至2025年8月,该区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超过了6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1件。

图为明月湖实验室。冉雨琳 摄

  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地

  明月湖畔,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引进了北京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50余家,按照“团队+平台+项目”一体化模式,持续导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创新资源;通过“研究院+科创园+产业园”模式,推动研发机构走向市场,实现自我造血。

  这里,成功催生出车规级芯片的“破局者”览山电子、产品应用于国产大飞机的两航金属等800余家创新型企业。作为重庆布局打造的4大重庆实验室之一,明月湖实验室也在这里揭牌,其多项技术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构建完善“科企—高企—专精特新—领军企业”梯队培育体系,现有科企超6300家,高企1300家,以及近70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创建了33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超500个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

  构筑现代化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两江新区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汽车、电子、软信、人工智能等领域跨界融合发展。

  其中,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已提升至22.4万元,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跃升,问界M9持续蝉联50万元级车型销冠,已成为“重庆智造”的闪亮名片。此外,两江新区企业千里科技智驾品牌发布举行,为重庆AI智能化解决方案注入底气;太蓝新能源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原位亚微米工业制膜技术斩获了“2025年度中欧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创新奖”;鑫景特玻主要生产纳米微晶玻璃等“硬核”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

  照母山下,AI及软件核心集聚区引育软信企业超6000家,产业规模占全市三分之一,吸引人才超12万名,成为重庆数字经济奔腾的“主阵地”。

  同时,两江新区还前瞻性布局了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AI+机器人、前沿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赛道,推动新兴产业“从1到10”加速迈进。

  完善全链条转化服务体系

  两江新区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拨投+直投+基金”支持体系为180余个科创项目注入“第一桶金”。

图为明月湖。王加喜 摄

  通过构建专业的孵化新生态,累计孵化恒之未来、无界启航等硬科技企业及团队3000余家,明月湖科创园“教育+人才+科创+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全市推广。

  此外,该区还高标准建设了“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引育500人规模的创新陪跑队伍,建成50余家专业化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通过开展“院企双进”等活动,推动院企优势互补、协同攻关,为科技成果“过门槛、找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

  展望“十五五”,郑航表示,两江新区将继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进一步提高科创策源能力,建强产业创新平台,畅通成果转化路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为全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