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30日电 (马佳欣)30日,以“学科特色建设助推‘小能人’培育”为主题的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分会场活动在该校举行。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部分区县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会暨渝北区教学改革实验校成果展示活动的重要分项,该活动通过大课间展示、特色课堂观摩、分层议课研讨等环节,全方位呈现该校“卓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吸引成渝地区教育同仁和学生家长参观学习。

当日清晨8时20分,渝北实验小学内校门篮球场已热闹起来。全校师生列队站好,篮球创新操一开场就惊艳全场。低年级小朋友抱着彩色篮球,跟着节奏拍球、转身,动作萌趣又整齐;高年级学生则秀出胯下运球、双手交替拍球的“绝活”,篮球在指尖灵活跳跃。
作为大课间的组织者,渝北实验小学校党政办主任雷尊娥全程带着笑意看着孩子们:“我们的大课间也是‘卓越课堂’的一部分,不仅提高孩子们的运动能力、促进他们养成健康行为,更是涵养了体育品德,你看他们组队玩游戏的时候,会主动帮同伴捡球,这就是‘能己能群’的小能人素养。”

一旁的“小能人”成果展同样吸睛。体育的活力、音乐的灵动、美术的创意、科学的奇妙在此汇聚,每一份作品、每一段展示,都是学校“素养导向・学为中心”改革理念的生动落地,更是“成己、成学、成事”三维“小能人”素养的鲜活见证。
随后,多门特色融合课同步开讲,成为活动焦点。暖场节目晏小淋等老师朗诵《想起红岩想起你》,“红色浸润式”课程理念,呼应“成己小主人”的培育目标。课例展示,该校教师邓宇执教语文与心理健康融合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师彭瑶让数学与版画融合上演《小小设计师》特色课程。议课研讨与微讲座环节接续开展,讨论“学科融合如何落地素养培育”。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党总支书记谌清淑介绍,该校对标“小能人”素养模型,研发“能知能行”“能文能理”“能己能群”三大体验课程集群:“两知两行”课程分低、中、高段设计12个课目,从“认知”到“升华”形成育人闭环;“四能四会”课程涵盖27个课目,通过“基础课程+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实现文理兼修;“两己两群”课程设18个课目,以“课程教学+主题活动+社会服务”锤炼学生担当。目前,学校每周开设54个社团、59个兴趣小组,“思维狂欢节”“创新科技节”等校园活动已成课程落地的重要载体。

“始于1826年‘时中义学’的渝北实小,始终秉持‘面向大世界,培养小能人’的办学理念。此次‘卓越课堂’改革,更是以‘适时而中,动态平衡’的‘时中’哲学为方法论,精准破解当前儿童成长中的‘三大短板’——理想认同层面‘小主人’情怀不足、学习能力层面‘小达人’睿智不足、担当作为层面‘小强人’坚韧不足。”该校副校长杜欣在主会场作渝北实验小学“卓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专题分享,其扎根200年校史的改革路径与“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引发参会领导、专家与同仁的广泛关注。
“改革不是颠覆,而是在传承中更新教育场景。”谌清淑告诉记者,学校将课堂从“知识灌输场”转向“生命滋养地”,教学从“分数竞赛”转向“素养培育”,最终构建起以“能知能行、能文能理、能己能群”为坐标的“六能五有小能人”素养体系:“成己”维度砥砺奋斗理想,“成学”维度培育学识本领,“成事”维度锻造担当铁肩,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实现“生命拔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