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9日电 (陈鑫)揉面团、包馅料、装礼盒……9月28日,中秋节前夕,一群外卖员、家政师、陪诊师等不同身份的新志愿者,加入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社区 “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开启他们的首次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制作冰皮月饼。

民心佳园是重庆首个公租房社区,有55栋高层楼房,住户近5万人,其中住着不少空巢老人。成立于2015年的“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专门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爱心送餐、家政清洁、紧急救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现有志愿者30余人,以退休人员为主。
在分享环节,新志愿者们互相介绍认识,当得知身边的“陌生人”原来就是自己附近楼栋的邻居,大家惊喜不已。随后,“幸福来敲门”项目的“珍香爱心厨房”和“张姐送福到家”两支志愿服务队伍负责人分享志愿经历,让新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有了初步认知。
“我做过幼师,现在创业做儿童面部彩绘,很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00后”志愿者鄢屹棐分享道,希望以后可以多参加青少年儿童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特长带给孩子们欢乐。“只要老人有需要,代取代购都可以叫我,跑腿我最擅长。”37岁的王先亮平时是一名外卖员,他希望用自己熟悉社区情况的特点,给空巢老人更多帮助。

在老志愿者带领下,新志愿者开始制作冰皮月饼。“周婆婆爱吃豆沙馅,白婆婆血糖有点高,给她用低糖的馅料……”老志愿者吴秀珍清楚记得服务对象老人的喜好和身体状况,叮嘱新志愿者提前把月饼分好类。大家将面团调好,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包成豆沙、莲蓉、紫薯、红豆等不同馅料的200个月饼,再依次装袋入盒。
“杨奶奶,我们来看您啦!”提着装好的月饼礼盒,老志愿者周磊、张其生带着新志愿者蒋清碧、鄢屹棐走进空巢老人家中,热情地同老人打起招呼。本职是陪诊师的蒋清碧,在将月饼递给老人后,还习惯性地询问起老人的身体情况、日常用药等,“希望能发挥我的职业特长,让老人们外出就医更便捷。”蒋清碧说。
“专业化服务是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独特优势,他们凭借各自的职业技能,能有效弥补传统志愿服务在某些领域的不足。”民心佳园一社区党支部书记马琴认为,对于新就业群体而言,参与志愿服务更容易找到城市归属感,对于社区而言,则能有效充实基层力量,创新治理模式。
当天,民心佳园社区还为新志愿者们准备了新就业群体“专属礼包”,从外卖员的防水手机壳到网约车司机的靠垫,每一件物品都匹配他们的工作场景。“我们会持续关心关注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在社区治理的道路上,和他们相互陪伴、共同前行。”马琴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