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耀”你同行│重庆以集控模式打造电力保供“最强大脑”
2025-09-27 11:41:3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7日电 题:重庆以集控模式打造电力保供“最强大脑”

  作者 罗雅文 秦雪 程婧雪

  在220千伏大坪变电站10千伏开关室内,一名头戴AR眼镜、手戴智能定位手环的“耀红岩”服务队值班员,正在对10千伏开关柜进行巡视检查。

  同时,约5公里外的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大溪沟集控站,通过AR眼镜导航,该巡检人员第一视角的画面、实时位置、周边环境及设备状态清晰地呈现在数字化智慧监控大屏上。

  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启动了一轮重要变电站的特巡维护工作。与众不同的是,该工作现场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人机合一”巡检,实现了运维效率和服务品质的双提升。

  数字集控建起云端保供平台

  变电站是保证民生用电的核心枢纽,为城市基础运转和民生舒适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对变电站开展定期巡检、精准排查故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能够为民生用电筑牢坚实的防线。

  “以前各个变电站是各自为政,呈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在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大溪沟集控站数字化智慧监控大厅,大溪沟集控站站长张黎看着中央超大主屏上跳动着的整个市区变电全景实时动态图感慨万千,“时代不同了,这个新一代集中监控系统,具备智能预警、事件化告警、差异化监控等多项数字化辅助功能,可以说是整个辖区电力保供云端。”

图为“耀红岩”服务队队员在大溪沟集控站数字化智慧监控大厅进行值守。秦雪 摄
图为“耀红岩”服务队队员在大溪沟集控站数字化智慧监控大厅进行值守。秦雪 摄

  2021年,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围绕国网公司“降低重心、贴近设备”的工作原则,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站所规模、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在大溪沟、巴山、大学城、敖山四个变电站内分别设立集控站,构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的变电运维管理新模式,在国网重庆电力率先实现监控运维深度融合。

  由“散”到“合”,巴山集控站服务学校密集的文化核心区,大学城集控站服务快速发展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敖山集控站服务传统工业核心区,大溪沟集控站则服务于发展成熟的都市核心区。

  “我们主要承担长江以北、嘉陵江以南,渝中区和九龙坡区的保供电任务,供区面积45.8平方公里,一个站可以‘指挥’25座变电站。”张黎说。

  服务区域大了,压力却减轻了。通过数字化监控体系,该公司设备异常的响应速度提升55%,站均巡视效率提升近2倍,实现了由“人工巡检”向“智能协同巡检”的转型升级。

  人机合一赋能质量管理提升

  220千伏大坪变电站是渝中区重要枢纽变电站,连通6座变电站,辐射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是渝中半岛重要电源支撑点。为进一步优化集控站运转模式,以“硬核”科技赋能保供电,2023年1月,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启动220千伏大坪变电站“5U”数字化智慧变电站建设,借助可视化、全景化、智能化技术,对站内建筑、设备、环境等进行全息仿真,构建变电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将“物理变电站”和“虚拟变电站”融合,全面构建数字孪生综合平台,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和环境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虚拟变电站”有啥用?

  “举个例子,以前变电站发现问题,要想消缺,需先前往变电站现场查勘,然后编制处置方案,最后进行消缺。现在有了虚拟变电站,我们可以在可视化模型中提前进行演练和验算,找到最佳处置方案后再去现场,缩短处置时间的同时,可确保消缺的精准度和人员安全。”大溪沟集控站副站长何聪说。

 图为“耀红岩”服务队员通过数字化监控体系对220千伏大坪变电站内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秦雪 摄
图为“耀红岩”服务队员通过数字化监控体系对220千伏大坪变电站内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秦雪 摄

  220千伏大坪变电站是西南地区首座“5U”数字化智慧站,目前已经成功实现“AI值守、智能巡检、自动操作、远程许可、云端分析”的5U功能。

  当作业人员戴上AR眼镜、定位手环进入220千伏大坪变电站后,运维人员不仅能够掌握该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还能结合定位系统,精准管理作业人员的活动轨迹和任务进度。此外,作业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与智慧监控系统深度联动,当人员靠近非工作区域带电间隔时,手环立即震动并发出语音警示;若有人违规脱卸安全帽或工作服,云台摄像机自动抓拍并触发实时告警,同步推送至集控站大屏。“就像有位‘电子安全员’在全程盯守,让违章行为无处遁形。”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变电集控专家工程师、“耀红岩”服务队队员李发明介绍。

  “运维人员在集控站内便如同在实际作业现场,可通过语音与现场巡检人员交流,核实保电回路的现场数据,实现了对现场作业的‘穿透式’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指挥效率,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李发明道,这些智能穿戴设备,让“人机合一”,真正实现运维管理“看得见、管得住、做得好”。

  人在忙,机器更不得闲着。在220千伏大坪变电站内,55套云台摄像机、41套高清网络球型摄像机、28套目标跟随高清球机,360度全方位监控着各个角落,它们可以24小时不知疲惫地将设备状态信息实时传回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数字化智慧监控大厅。不仅如此,220千伏大坪变电站内的智能巡检机器狗、操作机械臂也随时待命。机器狗身上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变电站内的环境和设备状态,将数据实时回传至后台系统,为运维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操作机械臂则可以自动完成开关柜倒闸操作,替代运维人员到站操作。

图为智能巡检机器狗对大坪变电站开关柜进行巡视检查。秦雪 摄
图为智能巡检机器狗对大坪变电站开关柜进行巡视检查。秦雪 摄

  “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开关室里几十个开关柜的红外测温全由这只机器狗独立完成。”李发明说,这种“人机协同”巡检模式,让巡检效率提升了50%,为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电力运维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靶向监控满足精准服务需求

  今年5月,新一代集中监控系统差异化监控功能正式启用。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根据供区内重要敏感用户多、网红景点多、高层建筑集中等特点,结合特级保电任务多、风险等级高的实际情况,将特殊保电、电网风险预警等信息联动至集控系统,形成“保电日历”。在“保电日历”交互界面形成保电方案,生成“重要保电监控图”。值班监控员通过“重要保电监控图”对重要变电站、关键间隔进行靶向重点监视,可实现更高效、精准的监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该公司还将重要敏感用户进行分类集中监控,重点关注设备电压、电流等关键信息,提升保电监控精益化水平。

  效果立竿见影。在差异化监控功能启用前,值班监控员进行保电监控特巡时,需在监控屏上逐一切换设备进行巡视,完成一次保电监控特巡耗费时间较长。如今,值班监控员通过“重要保电监控图”开展特巡,只需点进“保电日历”,相关保电变电站的关键保电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负载率及间隔光字牌等信息就全部展示在屏幕上,“长时间”变成了“一瞬间”。

图为操作机械臂自动完成开关柜倒闸操作,替代运维人员到站操作。秦雪 摄
图为操作机械臂自动完成开关柜倒闸操作,替代运维人员到站操作。秦雪 摄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油色谱数据比对等4项高级应用,创新构建了监控事件一张图,能够显著提升故障定位精度与处置速度。”何聪道。

  集控站数字化建设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耀红岩”服务品牌高质量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以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深入挖掘“红岩精神”内涵,打造“耀红岩”服务品牌,持续为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智慧力量。(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