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6日电 26日,重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标志着两江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搭建起了一个汇聚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
活动现场,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等30家首批意向入驻企业集中签约。
据悉,两江新区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选址于京东方(重庆)创新中心,将依托京东方(重庆)创新中心在创新资源集聚与产业生态协同方面的核心优势,打造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交流、市场展示推广于一体的多维创新合作平台。
园区明确遵循 “资源整合、效率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起“政府统筹政策资源、市场主体激活服务、多方协同共建生态”的复合型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政府搭好“政策舞台”,市场主体当好“服务主角”,各方力量一起共建生态,共同构建“创新—服务—转化”闭环。
事实上,在首批企业签约前,园区已集聚重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托管中心、审协四川中心服务站、两江新区知识产权协会、重庆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京东方(重庆)知识产权研究发展中心等多类服务机构,入驻企业63家,其中包括17家科技型企业及2家知识产权服务企业。下一步,园区将重点引入专利证券化服务机构、AI专利分析工具开发商等市场化主体,进一步补全服务链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服务链条不断完善,最终要锚定产业发展。园区将围绕两江新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开展专利导航、专利池构建、重点产业实验室等服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技术成果转化。
同时,园区将以京东方为“龙头”,构建光电显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中试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材料—设备—应用”全链条布局。通过“知识产权+产业”专项服务,支持产业链企业突破关键环节技术瓶颈。
据悉,园区将致力于打造成渝地区知识产权服务核心引擎,建设成渝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平台,联动川渝执法资源、共享专利数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示范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