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别让记忆“迷路”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呼吁用温情守护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2025-09-21 20:43:39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1日电(李道国 马佳欣)“当我们身边的老人开始忘记关火、反复问同一个问题、认不出熟悉的面孔,他们可能正在经历的不是普通的‘老了忘事’,而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困扰。”9月21日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远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需要你我的温情守护。

  李远介绍,阿尔兹海默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像一块“记忆橡皮擦”,慢慢擦去患者脑海中的珍贵回忆,让熟悉的亲人变得陌生,让简单的日常变得艰难。

  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10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3%。面对这一严峻挑战,该如何为患者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李远认为需要社区、医院和公益组织共同发力。

  社区,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照护体系中最基础、也最贴近生活的一环。近年来,许多地区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把专业服务送到家门口。重庆许多社区建立了“认知症友好中心”,通过怀旧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干预,许多患者在这里找回了部分记忆碎片,延缓了认知衰退。

  李远称,从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到心理疏导,社区护士和社工还会定期上门,教家人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应对情绪波动,甚至提供“喘息服务”——让长期照护的家人能暂时休息一下,社区正成为患者最坚实的后盾。

  当家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性格突变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至关重要。目前,很多三甲医院都开设了“记忆门诊”,整合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等专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通过脑部影像检查、认知功能评估等手段,医生可以更早发现疾病迹象。阿尔兹海默症虽无法根治,但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显著延缓病情发展。

  国家也正在推动将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筛查纳入老年人免费体检项目。此外,“长期护理保险”已在多个城市试点,能为失能老人家庭报销30%以上的照护费用,大大减轻经济压力。

  “优质医疗资源仍集中在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患者依然面临看病难、开药难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共同呼吁更多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李远说。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等组织通过科普宣传、互助小组等活动,提升公众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偏见与歧视。在许多城市,公益组织定期会为认知症患者家庭开展“照护者培训”。

  从如何与患者沟通到处理突发状况,李远分享一些实用技巧希望让许多家属感到“不再孤立无援”。

  “科技的力量也在悄然改变生活。”李远说,可用“黄手环行动”为患者佩戴定位设备,一旦走失,家人和警方可以快速定位;一些APP则帮助记录用药情况、提醒复诊时间。这些创新服务让患者和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度。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或许会忘记今天,但他们的家人永远不会忘记社会给予的关爱。“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这些‘记忆迷路的人’点亮一盏灯,让爱与尊严伴随他们的每一天。”李远说。(完)

【编辑:杨梦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