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两江新区一案例入选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
2025-09-19 18:09:39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9日电 近日,由重庆自贸试验区果园港片区与广西自贸试验区联合探索的船载新能源汽车集装箱海事跨域监管服务新模式,上榜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29个“最佳实践案例”。

图为两江新区果园港等待出口的汽车。王加喜 摄

  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集装箱铁海联运方式出口新能源汽车存在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标准差异、只能在转运港申报、转运港须开箱查验等问题,造成企业运营成本高、出口效率低。

  在这个基础上,重庆自贸试验区果园港片区与广西自贸区联动两地海关,创新船载新能源汽车集装箱海事跨域监管服务新模式——实施便利化异地申报,变转运港(钦州)申报为始发地(重庆)申报;实施规范化装箱指导,变“二次装箱”为“一箱出海”;实施跨区域监管互认,变转运港(钦州)查验为装箱地(重庆)查验,推动以集装箱铁海联运方式出口新能源汽车降本增效。

  “新模式一举实现了托运申报‘一单到底’、货物运输‘一箱到底’,既保障了集装箱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安全,又维护了新能源汽车物流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运转。”该负责人说,截至2024年12月,共保障45批次479箱1032台重庆新能源汽车高效、便捷出海,出口总额超2.4亿元。

  目前,经重庆海事查验的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原则上无需钦州港海事部门开箱抽查和重新装箱,减少滞港时间3—5天,节约物流成本约3000元/箱,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比较优势。(完)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