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9日电 (冯焰勇)新时代职教学子如何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找准“青春坐标”?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刘源、李杰走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不约而同向职教学子提出了关于“如何奋斗”的青春之问。

正值高校开学季,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迎来4500余名新生。如何讲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记者了解到,该校把“入学第一课”的讲台交给了两位全国劳动模范,让劳模工匠为新生讲授“大思政课”,以匠心唤醒职教学子持续奋斗的决心。
刘源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机电维修首席技能大师、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他在机电维修领域潜心钻研38载,在多个技术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被同行誉为“机电神医”。“自始至终,我一直保持着学习新技术、新原理的紧迫感,从而掌握了横跨电子、电路、自动化、机械、液压气路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维修知识和技术。”走上讲台,刘源通过分享自己38年专注干好一件事的筑梦历程,解答了“如何奋斗”这道人生课题。
刘源用“向下扎根,保持专注”的匠心凝聚起奋斗的精神力量。来自中国电信重庆无线网络中心的正高级工程师李杰,则把“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信念融入精神血脉,用一股闯劲解开了奋斗的“密钥”。

“面对5G时代庞大的网络规模和技术挑战,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夯实网络根基。”课堂上,李杰以“厚积薄发,顺势而为”为题,分享他在网络优化领域深耕二十年的实践经验与感悟,阐释“专业积累是根基、把握趋势是关键、勇于创新是动力”的奋斗理念。
“只有夯实专业基础,锤炼过硬本领,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找准定位、实现价值。”李杰的寄语在学生心里埋下了一颗“工匠之心”的种子。
“两位老师讲得太好了!”该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一新生杨丽,在入学第一课上领悟了“工匠”二字的深刻含义,“钻研技术、提升技能,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恒心,希望未来三年,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学到真本事。”
“很多高职学生是带着失落的心情走进大学校园的。”该校辅导员冯媛媛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点亮高职学生自信的明灯,必将照亮他们的奋斗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