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构建“三维一体”美育体系推进全域浸润
2025-08-12 18:16:1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2日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重庆市荣昌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课程建设为根基、学段差异为路径、学科融合为突破,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域美育”生态,为重庆市“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提供了鲜活样本。

图为活动现场。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供图
荣昌区坚持“国家课程为基、地方文化为脉”的课程建设原则,在落实国家美育课程基础上,深挖巴渝文化、非遗传承资源。仁义中学校开发“陶笛”课程,将荣昌陶文化融入器乐教学;安富中心小学开设“陶艺工坊”,邀请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尔雅小学则推行“一校多品”模式,开设书法、舞蹈、陶艺等多元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荣昌区实施分龄施教:学前教育以游戏化体验为主,通过绘画、律动培养审美感知;义务教育阶段创新“走班上课”模式,每周设置“美育走班日”,学生跨班选修合唱、陶艺等专项课程;高中阶段结合生涯规划,开展夏布折扇艺术馆研学活动;职教中心将美育融入服装设计等专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破解走班制师资场地难题,该区通过“教师流动授课”“社区资源共享”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图为活动现场。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供图
荣昌区推动非艺术学科挖掘美育元素,形成“全科美育”格局。语文课堂以“陶韵作诗”“古诗合唱”融合书法与吟诵艺术;科学课开展“生态摄影”“标本制作”,探索自然美学;体育课创编非遗折扇“武韵操”,融合武术与舞蹈韵律。宝城初级中学成立“学科美育教研组”,编制《学科美育指导手册》;区教师进修校通过“美育工作坊”培训千余名教师,提升跨学科融合能力。

图为活动现场。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供图
目前,荣昌区已形成以艺术月活动为抓手的美育推进机制,并计划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探索数字化美育新路径,让美育之花在校园绽放,让文化传承浸润童心。(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