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北碚民建:科技嫁接希望枝 助千亩李园焕新颜
2025-07-28 14:19:3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8日电 题:北碚民建:科技嫁接希望枝 助千亩李园焕新颜

  作者 任猛

  仲夏七月,暑气蒸腾,北碚区澄江镇上马台村的千亩李园迎来一场特殊的“丰收”。近日,由民建北碚区委会副主委蒋雪莲带队的专家鉴定组深入果园,对两年前引进的李子新品种进行现场鉴定。当一枚重达102.6克的“大石大王李”被摘下,果农眼中映出的不仅是沉甸甸的果实,更是一个产业重获新生的希望。

  时间回拨至2023年初,上马台村1200亩李树虽已生长30余年,却深陷困局:品种单一老化,树势衰弱,病虫害肆虐;分散经营下技术与管理缺位,导致品质低、销售难、收益薄。“守着老树结不出‘金果’,心里着急啊!”果农的焦虑刻在村委会干部紧锁的眉间。

  签约破题 科技力量扎根田野

  转机始于2023年2月17日。在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的春风里,北碚民建专家工作站与上马台村郑重签订《定点帮扶协议》。澄江镇副镇长廖丹阳对此高度评价:“一号文件刚发布,帮扶协议就落地,这体现了民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速度!”蒋雪莲更是坚定承诺:“定点帮扶绝不走过场,要让村民看得见实效、摸得着未来!”

  协议非一纸空文。工作站站长田江洪迅速组建以西南大学果树专家李晓林研究员为核心的项目组,将帮扶期锚定为三年,职责明晰,步履铿锵。签约甫落,李晓林便扎进田间,围绕高接换种、整形修枝、施肥防病等环节,手把手对果农开展系统化培训。从理论讲解到实操演示,久旱的土地终逢技术甘霖。

  良种“换骨” 老树新枝结硕果

  品种升级是产业突围的关键。2023年2月6日,料峭春寒中,李晓林率队再赴上马台村。他精心遴选引进的14个优良品种——包括大石大王李、美国黑巨峰、五月脆等被一一嫁接在五户示范园的老树上。嫁接现场热火朝天:“接穗选多长?”“为啥要配授粉树?”面对果农连珠炮似的提问,专家们俯身示范,耐心解答。每棵高换树挂牌建档、绘制定置图,后续追踪服务承诺“随叫随到”。

  三载寒暑,深情耕耘。民建专家陈文银、李晓林等频繁往返于校园与果园(每年达10余次),自掏腰包为示范户送去急需的复合肥、叶面肥,全程守护新枝健康成长,为果农发放栽培管理技术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12个引进品种初挂新果;2025年仲夏,所有品种在李园里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

  硕果证成效 振兴路渐宽

  鉴定现场,数据与口感共同见证蝶变:“五月脆”率先登场,单果重31.8克,糖度达15%,脆甜多汁;“大石大王李”以单果71克、最大果超百克的“巨无霸”之姿惊艳众人,红艳外观与18.9%的高糖度使其成为市场宠儿;奈李、歪嘴李虽未完全成熟,单果已达75克,糖度约15%,脆甜中仅带一丝果肉微糙的遗憾。

  经综合评估,青脆李、五月脆、黄金李、大石大王李及其授粉树、歪嘴李和奈李被鉴定组一致推荐为当地最具发展潜力的良种。而曾苦苦挣扎的老品种,以其独特的高甜风味(糖度19.6%)也被建议适度保留,守住一方风味记忆。

  “这不仅是果树的改良更新,更是乡村产业的升级!”手捧新鲜果实的果农笑容灿烂。从老树衰果到新枝丰产,从单一品种滞销到多品种错峰上市,一条科技赋能、品质提升、市场适配的乡村产业振兴清晰路径,已在上马台村徐徐铺展。

  “帮扶有期,情系乡土无终期。”蒋雪莲望着焕发生机的千亩李园感慨道。北碚民建专家工作站以三年扎根的“务实、务实、再务实”作风,为上马台村嫁接出科技兴农的繁茂新枝,更为重庆乡村的振兴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实践注脚——当知识的甘霖精准滴灌希望的田野,最丰硕的果实,终将属于土地与耕耘者。(完)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