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1日电 近日,96岁的杜素珍老人拉动床头紧急呼叫按钮,社区网格员邵芳第一时间入户;就业困难的邹媛通过“渝悦·就业”系统匹配岗位,7月成功入职……
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这样的数字化服务场景每天都在老旧小区上演。近年来,该街道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为老旧小区量身打造精细化治理方案,破解“设施旧、服务缺、风险多、管理乱”的治理难题。
日前,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二季度大赛公布评选结果,人和街道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特色场景入选镇街“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
一屏统览,织密治理“一张网”
走进人和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L2实景地图上,1026个风险点位、8.44万个感知设备实时闪烁。这个整合了21个贯通应用、17个智治组件的“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驾驶舱,将5平方公里内262栋楼宇、5万居民的治理需求一网打尽。
通过归集人口结构、房屋设施等数据,驾驶舱划分出老旧街区更新、重点人群关注等4个子场景。闲置地块如何盘活、电梯加装进度如何、独居老人是否需要探访,点开对应模块便一目了然。

“康居六期3幢外墙砖脱落!”7月6日,两江新区无人机智能预警平台自动识别隐患并下派任务,社区联合物业当日拉起警戒线,次日“蜘蛛人”完成排危。从发现到处置,全程仅用24小时。
这样的高效处置得益于街道构建的智能安防体系。今年以来,该平台已精准调度处置电动车进梯、高空抛物等预警事件1749件,基层智治平台智能分拨处置,风险化解一举提速29%。
服务联动,数字惠及民生与企业
数字化服务不仅覆盖居民生活,更延伸至就业帮扶与企业发展领域。
38岁的邹媛通过街道“141”平台收到3次岗位推荐,最终入职重庆北雪装饰公司。这是街道用数字技术打通民生服务的缩影——通过AI分析求职需求,“渝职聘”系统让岗位匹配度提升42%,就业率较去年提高20%。在养老服务领域,从紧急呼叫响应到定期健康监测,数字化手段也让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上门”。

企业服务同样搭上数字化快车。街道归集 2.1万户市场主体数据,为企业精准 “画像”并自动预警风险。针对辖区一公司因业务调整出现的营收波动,街道产业服务岗通过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快速研判,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走访并确认情况,助力企业平稳转型。
从老楼墙体外立面的智能监测到独居老人床头的紧急呼叫装置,从就业岗位的精准匹配到企业转型的高效帮扶,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小区、居民、企业紧紧连在一起,人和街道正以数字技术为笔,在治理答卷上不断书写新答案,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生动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