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农家院里的科技课——看荣昌如何把学问“种”在泥土里
2025-05-13 15:25:35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3日电 “春季防疫要像给娃儿添衣裳,得提前半个月准备……”近日,在荣昌区观胜镇一处挂着“肉兔科技小院”木牌的农家院里,十几位养殖户围坐在致公党员、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王庆华身边。这位被老乡们称作“兔子教授”的专家,正举着疫苗瓶讲解。

  这是致公党荣昌总支部调研肉兔养殖现场时的生动一幕。三间平房、两排兔舍、一片试验田,这个由西南大学与养殖户共建的“院子课堂”,五年来已走出10多名带着泥土香的“土专家”。

  ‌炕头当讲台把论文写在兔舍里‌

  “咱们小院不搞虚的,专解养殖户的急难愁盼。”王庆华翻开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农户来电:老张家幼兔腹泻、李婶家饲料配比不当、合作社要改良种兔……每页都沾着饲料碎屑。

  2023年夏天,某兔场兔子突发疾病,王庆华带着研究生连夜驻扎养殖场。40℃高温里,师生们白天解剖病兔、调配药剂,晚上给农户开“星空课堂”,硬是在短短几天研制出中草药综合防治方案。“那会儿王教授瘦了好几斤,但救活了生病的兔子。”

  ‌田埂连书桌带出十个“土专家”‌

  科技小院的实践课堂很特别——兔舍旁测数据、稻田里做实验、果林中写论文。每个实习生要带5户示范户,示范户再辐射10户普通户。这种“滚雪球”模式,让技术落地生根。

  “以前照着书本养兔总出问题,现在跟着实习生边干边学。”一位52岁的养殖户如今成了十里八乡的“兔博士”,她发明的“阶梯式兔笼”让养殖效率提高三成。像她这样的“银发学员”,在小院学员中占四成。

  在观胜镇的“科技赶场日”,总能看到科技小院摆的“地摊”: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自制饲料配方卡、疾病识别扑克牌……这些贴着便利贴的“土装备”,是师生与农户共同研发的“秘密武器”。

  ‌院墙内外皆是课堂‌

  调研中,致公党荣昌区总支部主委、副区长夏定文指着院墙上的爬山虎感慨:“科技小院就像这藤蔓,把高校的根扎进乡土。”目前全区已建成3个科技小院,涵盖生猪、肉兔、生姜等特色产业,累计培训农民万余人次。

  夕阳西下,调研结束的汽车发动时,王庆华又接到养殖户电话。他笑着摆摆手,“你们先回,我去老刘家兔场看看。”这样的场景,在荣昌的乡间小道已成常态。在这里,科技的星火正以最朴实的姿态,照亮乡村振兴的田野。(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