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7日电 题:点亮山城·一路有你|电网建设“精算师”养成记
作者 梁燕
清晨的阳光斜照在办公桌堆积如山的工程资料上,重庆万县(平湖)—五马500千伏线路工程清标分部结算的施工费、材料购置费、临时设施费等一大堆旁人看着万分枯燥的数据,在贾春燕眼里却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到底是不是动听?
贾春燕纤细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舞动着,作为国网重庆经研院技经中心专业主管,这位“精算师”日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摆放在面前的每一份资料进行抽丝剥茧,通过精准校核,最后让数字能够“活起来”,为项目建设好坏“发声”。
数据海洋中十年磨一剑,“黏人精”变“活字典”
面对造价管理这座专业高峰,贾春燕在2015年入职国网重庆经研院就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她这个人很执着,一旦黏到你,想甩都甩不掉。”每次遇到工程款结算纠纷、劳务分包合同争议、工资拖欠调解等问题时,师傅赵钢锁的案头总能看到她追问细节的身影。
有时候,一个个简单的概算数据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系统逻辑关系校核,而概算投资如何与复杂的过程造价管理贴合,常常有让人抓狂的时侯,但贾春燕总是能很快静心下来,通过对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提取到投资变化趋势等关键信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给自己“充电”,贾春燕先后深入30多个现场学习重要的施工工艺以及措施方案,将项目造价逐个摸排清楚,对每一年的投资变化趋势进行过深入分析。
从事技经工作10年的职业生涯,贾春燕的桌上,10余本学习笔记涵盖了造价师专业知识、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等诸多专业要点,如一本电网造价管理的“活字典”,默默写着新时代电网人的成长密码。她曾参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网大中型基建项目结算管理操作实务》培训教材编制,与前辈们共同梳理具有代表性的结算纠纷案例及争议问题16项,有效提升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思,提高结算工作质量与效率。
眼睛成“造价扫描仪”,当好工程评审“铁算盘”
“技经工作就是电网投资的守门人,既要算得精,更要守得牢。”这是贾春燕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她像海绵吸水一样,把技经管理规章制度、设计规范规程、定额标准这些专业书籍,填满每个知识缝隙,为自己在评审过程中注入最大的专业底气,就像一把“铁算盘”,精打细算地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贾春燕深耕技经管理领域多年,深知评审标准的细化是精益管理的基础。她牵头完成《重庆公司概算编审细则》编制,对易出现费用漏计、计列不精准的建场费、拆除运输费、接口费等费用进行重点关注,统一标准;编制《基建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单体调试定额执行意见》《电缆竖井临时占地标准化方案及参考造价》等计费标准,统一费用争议,助力精准控制造价。
在估概算审核工作中,贾春燕坚持以评审标准为“标尺”。在花溪-外河坪110千伏电缆工程项目评审中,将泥浆泵车外运方案优化为泥水分离、晒干处理后外运,为公司节约投资近百万元;在大正沟-公平、南彭-公平110千伏线路项目审查时,贾春燕从专家咨询费、场地使用费等多方面核减新技术研究费用410万元……“她的眼睛就像‘造价扫描仪’,把‘每个小数点都当是一份承诺,每项核减都视为一份担当’。”同事们这样评价。
从“人管”到“智管”,拧紧公司投资“节流阀”
2023年,贾春燕牵头重庆特高压工程技经及资金管理工作。面对特高压建管初期技经管理经验不足的挑战,她以实际行动把好电网建设资金的“出口关”,当好公司投资的“节流阀”。
巾帼不让须眉,为了避免理论和实际脱钩,贾春燕主动“俯下身”“沉一下”,将办公桌搬到工地现场。
在牵头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结算时,面对线路长、参建单位多、难度大的挑战,她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采用“集中办公+分级督办”工作模式,统筹造价审核单位、建管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办公,建立争议问题当天响应机制,实现各类结算问题的现场研判、及时解决,推动争议处理效率提升40%,确保白浙线预结算工程高效完成。
从“人管”到“智管”,贾春燕主动推行“全过程造价管控”机制,提升造价精益化管理水平。
组织业主项目部在第一次工地例会开展造价交底,预控建设过程造价风险;对设计图纸、变更签证手续、补赔偿协议等关键资料及时归档进行督办;提早开展分部预结算,及时完成隐蔽资料验收、变更签证以及工程量确认等工作……在牵头川渝、哈重、金上、宁湘等工程的清单及控制价内审工作中,贾春燕靠这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质量、造价的精准管控。
多年里,贾春燕先后荣获国网公司基建技经人员技能考评获得个人二等奖、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人才托举技能能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重大电网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还独立完成了200多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技经评审,核减工程投资逾4000多万元……一个个荣誉见证着她破茧成蝶的辛勤付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技经专业领域,贾春燕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凭借专业知识、精细化管控,用智慧和汗水为电网投资做好“守门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