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11日电 11日凌晨,重庆市中心城区迎来强对流雷雨天气。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急诊科迎来就诊高峰,凌晨0时至早上8时,累计收治因雷暴气象因素诱发急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118例。其中,重症患者占比约15%,创下该地区单日雷暴相关呼吸系统急症接诊量新高。
“昨晚的气道过敏大部分都是大家所说的‘雷暴哮喘’。”西南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明华介绍,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风把花粉、霉菌等过敏原上扬,雷击后过敏原被击碎成更小的颗粒,更容易被人体吸入,出现或加重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
据了解,出现雷暴哮喘的病人往往有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雷暴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症状轻至重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几乎所有的雷暴哮喘均发生在花粉高峰季节内。”刘明华说,雷暴哮喘通常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也有打喷嚏、流眼泪、湿疹等过敏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急诊经过紧急处理可以迅速缓解,院外需继续用药随访。
“雷暴哮喘的发生有三要素:易感人群、雷暴强对流天气和空气中有过敏原。”西南医院急诊科副教授李晓萍提醒市民,在花粉季节,需关注气象预报,特别是雷暴或气象变化的预警。在雷暴天气来临前,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需佩戴口罩,减少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户外归来,可用盐水或清水清洗鼻腔及面部。
“雷暴天气时,应关闭门窗,避免室外空气污染物进入室内。雷暴天气后,由于致敏微粒浓度仍处于高位,哮喘患者不要立即出门或开窗通风,防治病情加重。”李晓萍称,出现雷暴哮喘症状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吸氧,通过解痉、止咳、平喘等药物治疗控制哮喘症状。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医生应提前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预防药物,防止雷暴哮喘发生。
西南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刘涵提示,虽然雷暴哮喘与天气密切相关,但背后原因远不止于此。过敏原增加、花粉传播、气压变化等都可能导致哮喘发作,对于哮喘患者而言,了解并避免这些触发因素,尤为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