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王海燕|读书小记
2025-02-14 15:57:01 来源:中新网重庆

  深夜起,书为伴,灯下魅影……夜色阑珊。窗外有飞花,窗内有花影;欲闻春之讯,不怕雪来藏。这是我常常在冬季看书的景象。喜欢书的人,每每拿起一本书,都是一颗星辰、一枝寒梅。遇先哲、寻自己,领略书籍里曼妙多姿的文明、思想、才情……这是人生无比波澜壮阔的场景!

  看那1600年前才情纵横的凉州僧人鸠摩罗什,一边手持梵文、一边口述翻译,让沉睡中原两百年晦涩的佛经,跨越梵文藩篱成为最优美的汉文,激荡与普照世人,奠定佛教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看那志趣高邈而行踪无定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倒骑青牛出函谷关,言宇宙自然之大道,著书《道德经》五千言,成中华文化之源。看那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手执圣洁、仁爱、凛然从2500年前款款走来,牵引着人的心灵……那孔子的弟子颜回,在冰冷的河水里救书的画面历历在目,这是书的力量,也是光的力量。

  陆机在《文赋》言:“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陆才如海”,陆机的天纵奇才在文章里尽显淋漓尽致,似雄鹰张扬着最恢宏伟岸的气魄,似秋雪又释放着清新俊逸的才气,让人倾心不已。

  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书,喜欢读书、买书、逛书,凡是有书籍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伊甸园。走到渝中区,要去解放碑的新华书店逛逛;走到九龙坡,要去中迪广场的钟书阁打卡;走到南岸区,要去南滨路的精典书店小坐。2014年,重庆市首家24小时书店——重庆购书中心,刚落户大坪龙湖时代天街,我总是喜欢往那里跑,满眼都是期待与星光。有时候会在那里点一杯咖啡一边看书,有时候会参加作家的读书分享沙龙。

  2024年,重庆市区县首个建在公园里的丰都图书馆正式开馆,我站在朝华公园里丰都图书馆的大门口,远远望去,它不仅仅是繁体“酆”和简体“丰”字的创意契合,更是丰都这座拥有千年文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堡垒。它于我,是精神的殿堂,是思想的迸发,是才华的清泉,是心灵的归宿。每当我走进丰都图书馆,看到魔幻崖壁书谷、大河文明主题馆、世界鬼怪主题馆的藏书,仿佛满眼的行色匆匆,在一瞬间凝固、停止。书籍的物华,是像丰都图书馆里种草的“彩虹书塔”般向上的憧憬与生长,是像丰都图书馆里打卡的“古籍卷轴”般入我的圣洁与返璞,是博尔赫斯的诗里“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中的心有戚戚焉的膜拜与狂想。

  都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读书的习惯,也常常喜欢在最吵闹的情景里,机场、火车站、动车里、飞机上,我都爱读书。即便是家里,也要一边开着电视或者听着音乐一边读书,因为越是吵闹,我越想通过这样的磨炼,来塑造自己的定力、专注力,练就心无旁骛、沉心静气,以及不为外界一花一草所影响所迁移。定力,是一个人一生应该修炼的品格。

  “她说,你是这世间最美的精灵,落在皓月当空的星河,闪耀、流光、绽放、迸发,炫耀着比肩的默契,解释着瑰丽的光年,而记忆是心中恒久的光,每一个片段都惹人动荡。”这是我在读庆山的《春宴》后,感慨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春宴的小记。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读诗,读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她的诗是电报式文体,闪耀光芒的意象,一种短促而戛然而止的直呼叫绝的美在空气中弥漫、发散。她总是喜欢用破折号,像拍电报一样,但往往总是意犹未尽的美妙。有时候不立文字,往往能胜过文字。于是我也跟着学,写破折号的短诗《文字》:“一纸传输,人与人的间隙——或旗帜鲜明,或悄无声息。”

  读完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借着读书的灵感,给自己写下“时间仰止,风雅不已。偶尔的慕美,促使在洞见中观得本质,在沉寂中觉醒自己。思想是一颗钉子,燃灵性之火,逐用晦之光,化腐朽于神奇,钉上出片的底色……时光在流水处月影重华。那些未曾素面的美与遇见,止于勉为其难。”更是希望自己能跳脱现实的一些小困顿,永葆岁月历练的生生不息的个性与理想。

  读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奥兰多》,用“仰俯无愧,阅尽鬓华,沐光而行竞芳华。有一种力量,叫文学的力量。她既可优雅飘飘,又可烟火袅袅。女性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精神、意志,梦想、尊严、价值。或者是一个小小的思考空间,或者是一部惊俗的不朽著作”的文字,来勉励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写作。

  读完西蒙·波伏瓦的《第二性》,写在手机的记事本里,“‘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总有优秀的女性,她们活得如同一束光,没有狭隘、妒忌、偏见。36年前西蒙·波伏瓦的书成为一座灯塔,为全世界的女性打开了一扇门,照亮了前行的路。所谓觉悟,大抵不过是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承担自己的人生,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愿自己做一个理性、数性、睿性、感性、灵性之人。”

  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就想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定可以阐释丰都的善文化,集福地、善地、孝地三位一体的丰都,是丰都文化的美好景象和独一份的境界。从《道德经》里,我悟出了丰都的变与不变、破与不破,于是想到了“尊时守位,激活丰都文化底蕴;持经达变,守护丰都历史文脉;开物成务,引领丰都文旅输出”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

  读书、爱书,眼下的一本书、一杯茶、一个仰望,或许已胜过远方的诗酒景画……只要心有山海。读书,赋予我全新的思考、主见、锐性,注入我血液里每个新鲜的养分,虽然路过繁华与秋实、邂逅沧桑与年华,也能使我最终牵手智慧与光芒!书籍里蕴含的文化,赋予我祥和与睿智、守拙与韬晦、问道与迸发、热血与圆满。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我耳边久久回响……惟愿自己在修齐治平中不断升华,在开物成务中勇于建功。这是人生无比波澜壮阔的实践!

 

  作者简介:王海燕,民革重庆市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丰都县政协常委、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