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如何建设?业界专家学者聚焦“人才培养”
2024年1月5日 21:39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5日电(记者钟旖)高校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建设过程中,什么是关键?5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人才培养”成为热议焦点。

图为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现场。 张燕 摄
图为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现场。 张燕 摄

  “不论是学科还是专业,还是人才培养体系,其实都源于‘实践’。人才培养出来后,还要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在线上表示,“实践”既是原点,又是终点,以一个闭环形式,不断地为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滋养。

  胡正荣提出,业界应面向实践,通过融合,更新与优化国际传播类专业与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实践,通过交叉,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通过实践,检验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隋岩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国际传播”是一个时代性的议题,有时代的合理性,也有时代的必要性,也兼顾学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推进国际传播时,我们要坚持中国立场、服务国家战略,要符合科学性和学理性,要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格局。

  “当下,我们的国际传播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作线上发言时说,机遇包括多个方面:中国需要有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的传播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能够用于对外传播方面的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高等教育的发展蓄积了大量的新闻传播人才等。

  进入新闻传播学科领域30余年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首先要有“真理论”,只有“真理论”才能指导实践,业界应从理论的源头进行深耕。此外,“实事求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指导原则;应重视新技术带来的知识范式变革,以此催动国际传播范式的变革。

  “不管办什么专业,首先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董天策提到,要实现一个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同时,要以教学改革来培养专业人才。董天策称,人才培养是一个生态体系。在国际传播领域,学科交叉属性非常突出,要培养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专家型的人才,或可从本科、硕士、博士等多阶段探索实现。

  “谈到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我们都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在谈及培养途径时说,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一要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二要增进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说到“真理论”,廖圣清认为,既要加强科学的研究,也要守正创新,加强大众传播的研究,并推进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相关形态的研究。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姜飞,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邹军,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黄建友,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张恒军,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调查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眉,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胡安江等专家学者也发表了真知灼见。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出席会议。

  当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指导会”同步召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刘国强领衔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全球传播研究》正式开题。(完)

【编辑:杨梦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