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洞(2003)
松风拂七弦,烛火散香烟。
日月人间换,乾坤洞里悬。
闾丘棋一局,世上已千年。
我辈来何晚,无缘谒二仙。
登铜梁洞(2001)
天地通衢万物生,铜梁高处世间明。
二仙同去乾坤大,两水齐来道法横。
石上闾邱棋不让,洞中香火客犹争。
雨敲钟磬年辰久,我辈才来半日听。
再登铜梁洞(2003)
千尺云梯上石梁,九重紫阁到天乡。
儿童横跨青牛背,仙鹤斜飞白鹿庄。
梵磬频传方丈外,闾丘稳坐洞中央。
游人只说登高处,道德深玄岂可详。
夜宿铜梁山庄(2013)
槐市嚣尘入夕烟,蛙鸣雨歇续啼鹃。
稻花村里分天籁,又得浮生一夜眠。
铜山饮酒(2012)
铜山有约待倾杯,步履轻盈不用催。
赢得桃花双颊色,黄昏细雨醉人归。
戊戌深秋携友生华玫沈刚华静陪刘军谋林诸生游古铜梁洞(2018.11)
忽生野兴赴铜梁,趁客来时弃俗忙。
雅集陪游皆弟子,殷勤向导有哥刚。
石纹浅显新梯稳,竹韵深沉老桂香。
翠嶂苍苍留古意,碧萝郁郁滿荒墙。
峩莪宫观乾坤大,袅袅云烟日月长。
道长丹墀先稽首,仙居白鹤复盘翔。
鲜鲜果脯凝肤色,袅袅茶烟聚露光。
感喟秋风唐代意,唏嘘岩洞石头床。
青杠几树原生态,旧日三丰本姓张。
道士年年求羽化,凡夫日日望安康。
追名逐利人虚幻,养性修心命自强。
俯瞰红尘都戚戚,上穷碧落未惶惶。
同行共路争参悟,莫走殊途免断肠。
且叩师尊先寄符,容当老朽后归乡。
休言富贵身无价,不过槐安梦一场。
始觉诗心融宿愿,复闻钟磬奏宫商。
浮生碌碌因何事?世界蒙蒙为哪莊?
但见山中存岁月,藓苔斑驳证沧桑。
再游铜梁洞赠王真人十八句(2019.7)
山头悬一洞,山石色如丹。
混沌生千古,大名留二仙。
蜀中开胜迹,上下不知年?
俗客虽来访,红尘呼又还。
真人王道长,品德岂同凡。
复唤云中鹤,重修世外天。
铸炉升紫气,点石化痴顽。
有舍非求得,无为顺自然。
磬钟鸣日月,羽服了因缘。
古铜梁洞联刻(2019)
【古铜梁洞侧门】
名成一洞
道贯千秋
【聪泉】
铜梁饮露
金榜题名
【古铜梁洞后山门】
一洞玄机涵日月
二仙道法蕴乾坤
【古铜梁洞侧山门】
登半岭丹台 但见荒烟古洞
瞰三江绿水 何来野渡迷津
【古铜梁洞正山门】
亘古铜山 翠树落红 俯瞰苍茫大地 问芸芸过客忙乎啥
通天鸟径 岚烟凝紫 登临浩渺南峰 为碌碌浮生结个缘
(注:铜梁洞在重庆合川区涪江南岸、合川城区第一高峰(海拔444.3米)铜梁山上。铜梁山因山如梁,色如铜而得名。相传唐闾丘和尚在铜梁洞修行;元代张三丰及其师火龙真人亦曾修行于斯,世谓二仙。后来便以洞名代替山名)

作者简介:凌泽欣,字欣慰,号钓鱼台主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会会员、中国楹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重庆钓鱼城诗词楹联研究院院长、重庆钓鱼城诗书画院院长。出版《中华诗词格律及写作常识讲义》《凌泽欣诗稿》《凌泽欣诗词三百首》《合川历代旅游风情诗选》《合川历代旅游风情楹联选注》《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