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0日电(陈旭强 张蕾)近日,渝北区召开加快构建汽车制造产业集群聚力、助推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各民主党派、区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新区企业产业发展现状、优化汽车产业规划、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建言献策,助力新区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建议发挥地域优势,健全汽车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积极引进零部件龙头生产企业,实施关键基础瓶颈突破工程,重点加强零部件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模块化开发与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提升研发应用水平。” 民革渝北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卓说,要培养集聚新业态及跨界人才,建立人才流动平台,充分发挥汽车行业企业、市内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院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引进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相配套的节能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
“建议川渝两地通过引进和组建国内外一流公共测试平台,加速提升汽车电子产业服务环境,为中小汽车电子企业减轻研发成本。”民盟区委会专职副主委左娅建议,推动产业链生态竞争搭建合作平台,打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渠道,促进经济内循环,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全覆盖,全面构建“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服务网络,打造车联网功能全覆盖的车联网应用验证示范环境,从而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民进区工委副主委颜遥平认为,成都天府新区大数据等特色产业,与高竹新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契合度高,应推进功能平台合作共建、产业协同发展、信息共享互通、产品市场互认。建议把握测试验证、防护产品、安全管理体系三大机遇窗口,大力推进“点式突破”与“链式协同”,以重点产品为龙头进行“全产业链持续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式突破“堵点”,解决国产化技术和产品不愿用、不敢用的问题。
据悉,川渝高竹新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力构建“2+1+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了以汽车及零配件、新材料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现已争取川渝两省市出台28条支持政策,印发《川渝高竹新区工业招商政策》《优化川渝高竹新区营商环境工作举措》等文件,汽车研发制造产业实现加快发展。2022年,新区43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0.7亿元,其中30户汽车研发制造企业产值占比71.43%,是新区第一大主导产业。
渝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广莉就如何加快构建汽车制造产业集群聚力、助推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议,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务实可行的举措、改革创新的精神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通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围绕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出台工作机制,形成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协同发展、融合互动以及人才队伍与发展项目深度融合、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献智献策,发挥优势,参与宣传推介、招商引资,为新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