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8日电 (孙雪梅 彭菲)广场上人头攒动,各种应季蔬果、家禽、土特产正在集市上被人卖力吆喝着......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赶场”活动在河边镇盐井河村书香广场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璧山区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为进一步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助农惠农的独特优势,动员和吸引更多商会和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一项举措,也是全区“万企兴万村”行动品牌项目“政府搭台、村民摆摊、企业赶场”的首场活动。
打造市集激发乡村活力
同心村的苏大姐正乐呵呵地向企业家朋友推销她家的鹅蛋,盐井河村的张云阳正吆喝着他的土蜂蜜,而一旁的本地糯玉米试吃更是让人赞不绝口……现场售卖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本次活动作为2023年璧山区“万企兴万村”行动品牌项目,以“政府搭台、村民摆摊、企业赶场”的形式,持续用好消费帮扶渠道,创新拓展消费帮扶模式。
当天上午,来自河边镇的58位脱贫户、低保户、一般农户、镇种养殖大户和村(社区)合作社或者公司一起,来到河边镇盐井河村书香广场摆摊。活动现场,既有黄瓜、茄子、丝瓜、枇杷等应季果蔬,也有鸡、鸭、鹅等家禽,以及大米、竹笋等农副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挑选和购买。
璧山区农业商会会长李华认为,通过这种政府搭台、农户摆摊、企业赶场形式,能够满足企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能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助农增收,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真正助力“万企兴万村”。
实现帮扶向互建共赢转变
据悉,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璧山区各商会、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帮扶协作优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消费帮扶”“村企联建”“爱心关爱”等活动,为璧山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了民企动力。
璧山区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今年,璧山区工商联牵头打造了一批“万企兴万村”品牌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定向购买消费帮扶、村企联建产业帮扶等形式,发挥商会、民营企业优势,建立组团式、造血式、共赢式帮扶新机制,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互建共赢转变。
据璧山区委统战部介绍,此项活动取得成效后,将作为深化“万企兴万村”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之一,在该区进行推广,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和自觉性,积极参与消费帮扶。
“在这一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合同定购、下乡采购等形式,把联建村作为企业食堂、员工福利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联建村可以成立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业生产,为企业后勤保障提供农副产品,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得利的双赢局面。”璧山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完)